52歌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春秋公羊传解诂

春秋公羊传解诂

十一卷。何休(129-182)撰。何休字邵公,任城樊(今山东曲阜)人,东汉著名经学家。据《后汉书·何休传》,何休“为人质朴讷口,而雅有心思,精研六经,世儒无及者”。善历算,尤好《公羊春秋》。曾以列卿子诏拜郎中,然非其所好,遂托病辞归,亦不仕于州郡。后为太傅陈蕃所辟,参与政事。及蕃败、罹党锢。覃思不窥门十七年,撰《春秋公羊解诂》,后世传为“何氏学”。何休一生著述很多,除此书外,还有《公羊墨守》、《左氏膏肓》、《穀梁废疾》等著作,还曾注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。据《隋书·经籍》,还曾撰《春秋汉议》、《春秋议》两书。党禁解,何休辟为司徒。时君臣上表言何休道术深明,宣侍帷幄,但为佞臣所不悦,乃拜议郎。屡陈忠言,再迁谏议大夫。《公羊》于汉景帝时立于学官,两汉之世,以胡母子都、董仲舒为首的治《公羊春秋》者代有其人。何休因感“传《春秋》者非一,(《春秋》)本据乱而作,其中多非常异义可怪之论。说者疑惑,至有倍经任意反传违戾者,其势虽问不得不广,是以讲诵师言至于百万犹有不解。时加酿嘲辞,援引他经句读,以无为有,甚可闵笑者,不可胜纪也。是以治古学、贵文章者谓之俗儒。至使贾逵缘隙奋笔,以为《公羊》可夺,《左氏》可兴。”因此,何休“窃悲”之余,乃“略依胡母生条例,多得其正”,撰成此书。何休的《解诂》是解传不解经,应是当时经传异本而行之故。一般认为,《春秋》三传中,《左传》传事不传义,《公羊》、《穀梁》则传义不传事,大抵正确。《公羊》所传之“义”,西汉著名经学大师董仲舒总结为三统、十指、六科、五始等等,而核心是三统。《春秋繁露·三代改制质文》云:“汤受命而王,应天变夏作殷号。时正白统,亲夏、故虞,绌唐谓之帝尧,以神农为赤帝。文王受命而王,应天变殷作周号。时正赤统,亲殷、故夏,绌虞谓之帝舜,以轩辕为黄帝,推神农以为九皇。故《春秋》应天作新王之事,时正黑统。王鲁、尚黑、绌夏、亲周、故宋。”何休发展董仲舒之三统说,又创三世说。隐元年十二《经》“公子益师卒”,《传》云:“远也。所见异辞、所闻异辞、所传闻异辞。”何休《解诂》云:“所见者,谓昭定哀,已与父时事也;所闻者,谓文、宣、成、襄,王父时事也;所传闻者,谓隐、桓、庄、闵、僖,高祖、曾祖时事也。异辞者,见恩有厚薄、义有深浅……于所传闻之世,见治起于哀乱之中,用心尚粗糙,故内其国而外诸夏。先详内而后治外,录大略小;内小恶书,外小恶不书;大国有大夫,小国略称人;内离会书,外离会不书是也。于所闻之世,见治升平,内诸夏而外夷狄。书外离会,小国有大夫……至所见之世,著治太平,夷狄进至于爵,天下远近大小若一,用心尤深而详。故崇仁义、讥二名……所以三世者,礼为父母三年,为祖父母期,为曾祖父母齐衰三月,立爱自亲始。故《春秋》据哀录隐,上治祖称。所以二百四十二年者,取法十二公,天数备足,著治法式。义因周道始坏,绝于惠隐之际。”《春秋》详近而略远,此本传闻与所闻所见不同之故,何氏则据礼而创三世之说,甚为妄诞。又曰谓《春秋》之所以有二百四十二年,恰好十二公,乃是为了使“天数备足”,此显然是受了谶纬学之影响,更为荒诞不经。除三世说外,何休还有三科九指、五始、六辅、二类、七等说。“隐公第一”下徐彦疏云:“问曰:《春秋说》云,《春秋》设三科九旨,其义如何?答曰:何氏之意,以为三科九旨正是一物。若总言之,谓之三科。科者,段也。若析而言之,谓之九旨。旨者,意也。”……故何氏作《文谥例》云:“三科九旨者,新者、故宋,以《春秋》当新王,此一科三指也;又云,所见异辞,所闻异辞,所传闻异辞,二科六旨也;又内其国而外诸夏,内诸夏而外夷狄,是三科九旨也。”徐彦又引何休《文谥例》云:“五始者,元年、春、王、正月、公即位是也;七等者,州、国、氏、人、名、字、子是也;六辅者,公辅天子、卿辅公、大夫辅卿、士辅大夫、京师辅君、诸夏辅京师是也;二类者,人事与灾异是也。”《春秋公羊》学由西汉董仲舒发韧,到何休时才告成立。如果说董仲舒是《公羊》学的奠基者,何休就是汉代《公羊》学的集大成者。何休的《公羊》学虽曾遭到诸如郑玄、刘敞等人的批判,但却一直保持着《公羊》学的正统地位。特别是到了清代,常州学派的庄存与于众经中首推《公羊传》,撰《春秋正辞》,阐发《公羊传》及何休《解诂》之说。其后孔广森撰《公羊通义》,进一步阐发何氏之说,刘逢禄又著《公羊何氏释例》、《公羊何氏解诂》等书,发挥何氏之说。现存朱淳熙抚州公使库刻本、宋绍熙二年余仁仲万卷堂刻本、宋景德本、明隆庆本、明覆李元阳本、汪氏问礼堂仿宋绍熙刻本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虎山志

    三卷。元元明善(生平事迹见《清河集》条)撰、明张国祥续修。此书为皇庆三年(1313)明善任翰林学士时奉敕所修。原本体已不可考,仅存延祐元年(1314)程钜夫序及吴全节进表。清修《四库全书》时曾得此书,

  • 雨中花

    岭南作故国当年得意,射麋上苑,走马长楸。对葱葱佳气,赤县神州。好景何曾虚过,胜友得处相留。向伊川雪夜,洛浦花朝,占断狂游。 胡尘卷地,南走炎荒,曳裾强学应刘。空漫说、螭蟠龙卧,谁取封侯。塞雁年年北去,

  • 周易通义

    十四卷。清方葇如撰。方葇如字药房,淳安人。此书全部采用四书成语以证《周易》,古代本无这种体例,只不过是方葇如想标新立异而已,与经义并没有关系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入存目。

  • 春秋占筮书

    三卷。清毛奇龄撰。书名“春秋”为摘取《左氏传》所记载的占筮,以阐明古人的易学。因此此书实为《周易》之作,而不是为《春秋左氏传》而作。自汉代以来,谈占筮者不只一家,然而取象玩占存于世且可验证的,没有比《

  • 三鱼堂文集

    十二卷。《外集》六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清陆陇其(1630-1692)撰。陆陇其,字稼书,浙江平湖人。康熙进士,历任知县和行取御史。与陆世仪并称“二陆”,学宗程朱,以“居敬穷理”为主,力辟王阳明“致良知”

  • 周易虞氏略例

    一卷。清李锐撰。锐字尚之,江苏元和(今苏州)人。清张惠言撰述《易例》,博综群书,而于虞氏之义例独略。李氏专述虞氏义例,凡一卷。其为例十八,计日月为易第一、日月在天成八卦第二、乾第三、消息第四、临观否泰

  • 淙山读周易记

    二十一卷。宋方实孙撰。实孙字端仲,福建莆田人,庆元五年(1199年)进士。尝以所著《易说》上于朝,入史局。著有《读书》一卷、《读诗》一卷、《经说》五卷、《读论语孟子中庸大学》四卷、《史论》一卷、《太极

  • 论语集注序说

    二卷。清杨京元撰。京元字元舟,商城(今河南商城)人。道光元年(1821)举人。性情简重,不善酬接。淡泊寡营,牙筹万卷,十年坐一室中苦读,终洞明经术,纵横图书。曾四上公车,屡试不中。于是退而汲古撰述。是

  • 石经公羊残字

    一卷。清马国翰辑。残碑三百七十五字,为隐公四年、桓公元年、哀公十四年之文。文字有与今本异者,如“石踖”之作“石踖”,“昉”之作“放”,“杀”之作“试”,“逮”之作“”等。下附校记一条,后记一条。校记考

  • 驳五经异义

    十卷。东汉郑玄(见《周易注》)撰,黄奭(生卒年待考)辑。黄奭字右原,江苏甘泉人,道光壬辰(1832)钦赐举人,清代经学家。著作有《尔雅古义》十二卷,《尔雅众家注》二卷,《字书》一卷,《小学》一卷,《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