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讲义衷
十二卷。清团维墉撰。维墉字雉高,号椒灯,又号蕉墩,仪征(今江苏仪征)人。该书是作者研究《春秋》之作,辑录前人之说,进行折衷,不专主一家之言。该书有清嘉庆壬申(1812)刊本。
十二卷。清团维墉撰。维墉字雉高,号椒灯,又号蕉墩,仪征(今江苏仪征)人。该书是作者研究《春秋》之作,辑录前人之说,进行折衷,不专主一家之言。该书有清嘉庆壬申(1812)刊本。
五十八卷。清乾隆帝因满人不通汉语,儒家经典不易在满人中传播,遂效法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命人将《孝经》译成鲜卑语(称《国语孝经》)故事,在乾隆二十年,命人把儒家经典译成满文。因《四书》为初学所必读,故先
十一种,七十八卷。清谭献(1832-1901)编撰。谭献原名廷献,字仲修,号复堂。同治年间举人,官至含山知县。擅长诗文,对声病之说尤有研究,著作有《复堂类稿》四种二十六卷,含文四卷、诗十一卷、词三卷、
一卷。汉晁错(前200-前154)撰,清马国翰辑。晁错,颍川(今河南禹县)人。初从张恢学习申不害、商鞅的法家学说。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,汉景帝时任御使大夫,主张削夺诸侯王国封地,加强中央集权。后遭谮被杀
四卷。(又名《吴中十子诗钞》、《林屋吟》、《清吴中十子合集》)。张滋兰选编,任兆麟、心斋居士任文田阅定。张滋兰,生平不详。此书有乾隆五十四年(1789)刊本。是汇集吴中十女士十二种作品编辑而成的,主要
见《易通变》。
三十二卷。明邱浚撰。浚字仲深,琼山(今属广东)人。景泰进士,官至文渊阁大学士,谥文庄。著有《家礼仪节》和《世史正纲》。是书本明方孝孺释统之意,专明正统。起自秦始皇二十六年(前221),讫于明洪武元年(
一卷。明叶良佩(约1538前后在世)撰。叶良佩生平详见《周易义丛》(辞目)。据《天台志》称“良佩著有《海峰堂前稿》十八卷。”而此册乃天一阁抄本,仅有四十二页,皆为杂文。盖后人所摘录,而非其全集。
十八卷。英国德贞(1837-1901)撰。德贞又名德约翰、达吉恩、约翰·赫伯恩。英国伦敦会传教医师。1860年来华,1864-1867任驻华使馆医师,继雒魏林为北京英国教会医院院长。著有《中俄政教志略
一卷。汉马融撰,清马国翰辑佚。郑玄师事马融,汉人家法,称述师说不嫌蹈袭,故郑玄《周礼注》不复别白马氏之说。但是郑玄于马氏之说有取者,有不取者。取者,如马注“立其两”:“立卿两人”;“以媺诏王”:“告王
见《所愿学斋书钞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