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卷,南宋葛洪(?-1237)撰。葛洪字容父,自号蟠室老人,婺州东阳(今属浙江)人,淳熙十一年(1184),曾从吕祖谦学,历官尚书员外郎,上疏乞请严饬将帅、整军图治。嘉定中,累宫工部员外郎兼权枢密院检
七卷。隋代释慧影(生卒年不详)撰。慧影,俗姓江,巴蜀(今属四川省)人。为潼州迁善寺沙门,释道安弟子。隋代曾为二十五众主。其著述尚存的有《伤学存废厌修三论》和《大智度论疏》。《大智度论》略称《智度论》、
五卷。明吕楠(详《周易说翼》)撰。《尚书说要》一书,为吕楠与其门人论说《书经》之语,其后编次成帙。是书之说,大多采自前人,与蔡沈传注时有不同,并间出己意。其中亦难免臆度无据之辞。有明抄本,今藏上海图书
十三卷。清孙致弥(约1671年前后在世)撰。孙致弥字恺似,号松坪,上海嘉定人,生卒年不详。家虽贫,但刻苦读书。康熙初年(1662)初荐,召试称旨,康熙十七年(1678)以太学生赐二品服,充朝鲜副使,命
六卷。清代叶鉁撰。叶鉁号潜夫,嘉善(今浙江北部)人。此书成于康熙辛未年(1619),此书因朱熹《小学》一书内容到宋而止,所以作者摘录宋到明代诸儒的修身处事的言、行,接朱熹《小学》之后续写而成,全书仍以
十六卷。张寿镛撰。张寿镛字伯颂,他针对《诗经》中所反映的政治上的得失,风俗的盛衰,而为每首诗编写了时事。文章的体例有六条:遵《序》(即遵从毛诗的大、小《序》)、宗毛(即毛诗最为可信)、依《谱》(即依照
二十卷。明蔡叆(生卒年不详)撰。蔡叆字天童,宁晋(今属河北)人。嘉靖八年(1529)中进士。官至监察御史,巡按河南。他少时从韩邦奇、湛若水游,故讲学宗旨皆不出二家之学。此书论《周礼》,则有些详略失当。
二十二卷。明韩邦奇(1479-1555)撰。韩邦奇字汝节,号苑洛,朝邑(今陕西大荔)人。正德三年(1508)进士,累官至吏部员外郎,南兵部尚书。曾因以疏论时政,多次被诬奏怨谤,逮系寺官,屡起屡罢。韩邦
十卷首一卷,清吕朝恩、王梦庚纂修。吕朝恩,顺天宛平县(今北京市丰台区)人,历官犍为县知县、酉阳直隶州知州。王梦庚,浙江金华人,拔贡,曾为犍为县知县。嘉庆十六年(1811),大府奏修通志,檄调各州县志,
五卷。北宋李上交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李上交,赞皇(今属河北)人。生平事迹不详。据钱曾《读书敏求记》记载,李上交退寓钟陵以后,搜寻近史及小说、杂记之类,共五百余事,分为五卷,以其掇录近事之元始,故定书名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