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梁书

梁书

五十六卷。姚思廉(557-637)、姚察(533-606)撰。姚思廉,唐初史学家,字简之,吴兴武康(今浙江德清县)人,姚察是姚思廉的父亲,字伯审。在陈任吏部尚书,在隋做秘书丞,撰梁、陈二史,未成而卒。姚思廉少年跟父学汉史。在隋为代王侑诗侍读,在唐朝任著作郎、秦王文学馆学士,官至散骑常侍。他根据家传的史稿,兼采他书而撰成《梁书》五十卷,《陈书》三十卷。他奉命修史,根据其父旧稿补充整理经七年而成。当时魏征任梁、陈、齐、周、隋五史的监修官,故《敬帝纪》后有他撰的论赞。《梁书》保存了很多原始的史料,如范镇、阮孝绪、陶弘景传,保存了很多当时思想、文化、目录、医学方面的史料。但全书无表、志,与所撰《陈书》相同。《梁书》记事从公元502年梁朝建立开始,到公元557年梁朝灭亡为止,共计五十六年历史。包括本纪六卷,列传五十卷。梁朝是南朝学术文化最繁荣的一个时期,四个皇帝中,三个都是有学问,并有著作的。武帝萧衍精通道佛儒三家的学说,著述有二百多卷;简文帝萧纲著有《礼大义》等书四百多卷;元帝萧绎,也著书四百多卷。《梁书》的五十“列传”篇章安排大致与《南齐书》相同。如第一篇是《皇后传》,第二篇是记早逝的太子。《梁书》类传中新增了一个《止足传》,内容与《良吏》类似,类传中有《儒林传》,又有《文学传》,这是不同于《南齐书》之处。《儒林传》中记载了范缜的《神灭论》,《文学传》有著《文心雕龙》的刘勰传,又有《宋书》的作者沈约传,《南齐书》的作者萧子显传。《梁书》在南朝各史中,是编写较好的一部史书。在行文上,仿效司马迁、班固散文叙事,而不同骈文。缺点是语言隐讳,不够畅达。中华书局1973年出版的点校本最为通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经学初程

    一卷。廖平、吴之英同撰。之英四川名山县人。光绪优贡,任灌县训导,又主讲成都尊经书院。吴之英于经史历算无所不通,也是清末蜀中通儒,吴之英读书时就以经术名世,均能独索精研,别辟蹊径,与廖平同为湘潭王闿运主

  • 永宁州志

    十六卷,清李重发修,高日华、联丰增修,刘汉镇增纂。李重发,云南鹤庆州人,进士,道光五年(1825)任知州。高日华,号蔚青,云南昆明人,进士,光绪八年(1882)任知州,倡修州志未成,移置柳城,不及一月

  • 建隆寺志略

    十卷。清释昌立纂辑。史椿龄、陈寓泰编次。释昌立,号小支者,道光间建隆寺僧。史椿龄,江都(今江苏省江都县)人,陈寓泰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建隆,宋太祖开国年号,太祖平李重进于扬州,即在驻地建寺,并以建

  • 中庸参证

    二卷。清沈辉宗(详见《大学参证》)撰。是书无序例,上卷为总考,下卷为条考。义多精凿,与所著《大学参证》同。开章三句,自为训诂。其释“修道之谓教”,称修道者以道自修,非修此道,教者由教而入,非教人。释“

  • 太常续考

    八卷。不著撰人姓名。据书中所述,可知乃明崇祯时太常寺官属所辑也。本书主要记述明代太常寺之建制、设官、职掌,以及有关制度。资料来源,主要是太常寺的档案材料。其中对祭祀、典礼之制记载甚详,所述沿革损益之由

  • 参两通极

    六卷。明范守己撰。守己字介儒,号岫云,河南洧川(今河南鄢陵县一带)人。万历进士,官至兵部侍郎。曾著有《肃皇外史》四十六卷,《御龙子集》七十七卷,《郢垩集》十二卷。《参两通极》系《御龙子集》之一种,清光

  • 阳春县志

    十四卷。清姜山修,吕伊纂。姜山,山东单县人,进士,乾隆十九年(1754)任阳春知县。旧志创修于明嘉靖三十五年(1556)俞文英;至雍正间三度复修。乾隆十九年,姜山莅任,数年间,或咨询采访,或亲身经历,

  • 林下词选

    十四卷。清周铭(生卒年不详)撰。周铭,字勒山,上海松江人。是选题曰“林下”,盖取《世说新语》所载谢道韫之事。《林下词选》采取女子之词,自宋元明以及清,编辑而成。但编排颇为无绪。末卷有《减字木兰花》词,

  • 化学初阶

    四卷。美国嘉约翰(1824-1901)口译,番禺何了然笔述。嘉约翰,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医师。1853年来华,在广州传教行医。1898年在广州设立疯人院,他在华前后共四十四年,死于广州。他写过许多关于内外

  • 养一斋词

    三卷。清潘德舆(1785-1839)撰。潘德舆字彦辅,号四农,山阳(今江苏淮安)人。道光八年(1828)举人。稍后选为安徽候补知县,未曾赴任,不久即卒。著有《养一斋集》、《养一斋诗话》。潘德舆的诗学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