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楚辞评注

楚辞评注

十卷。清王萌(生卒年事迹不详)撰。王萌,字逊直,竟陵(今湖北天门)人,诸生。《楚辞评注》卷首有王萌自序,目录,并附《后记》。《后记》说到各篇作者和此书弃取篇目标准等问题。此书由王萌评注,其侄王远(字带存)考音。扉页左右还署曰:“高安朱可亭(名朱轼)、竟陵王逊直两先生注订。”各篇的校订人分别如下:《离骚》、《九歌》朱轼,《天问》胡克宽(字检庵),《九章》族子五介修,《远游》朱琦,《招魂》唐建中,《卜居》王元墀,《九辩》、《大招》谭一豫,《惜誓》高宗濂,《渔父》未署名,其校订者当为同卷之《卜居》;《吊屈原赋》、《鵩鸟赋》、《招隐士》三篇亦未署名,其校订者当从《惜誓》。王远除考音外,对字义、文义时加按语,以“远按”标之;朱、胡等亦有按语,分别冠以“可亭曰”、“检庵曰”。其中王远、朱轼按语较多。正文十卷:卷一《离骚》,卷二《九歌》,卷三《天问》,卷四《九章》,卷五《远游》,卷六《招魂》,卷七《卜居》,《渔父》,卷八《九辩》,卷九《大招》,卷十《惜誓》、《吊屈原赋》、《鵩鸟赋》、《招隐士》。此书特点:一、善于阐发《楚辞》文义。如《离骚》“夕归次于穷石兮,朝濯发乎洧盘”句,王逸注“言宓妃体好清洁……遁世隐居,而不肯仕也。”显然违背诗旨。王萌则曰:“正见宓妃遨游自恣之意”,联系下文,可知王萌解是切合文义的。再如《离骚》“陟升皇之赫戏兮,忽临睨夫故乡”句。王远按曰:“此承上娱乐,言己方驰神高远,上登于天,忽然俯临下土,旁睨故乡,又不觉悲从中来,不可断绝,如苦人得喜梦,乍然惊醒,呜咽不胜。”不但串通了文义,而且道出诗句弦外之音。二、对九歌等篇短作品用分段概括段意的方法加以诠释,多有可取之处。如《九歌》首篇《东皇太一》,共十五句,将其分为三段,王远分别按语:“此言佩饰之盛”,“此言祭品之洁”,“此言歌舞之备”,仅十八字,将全诗大意准确概括出来。三、善于以《楚辞》证《楚辞》,即所谓互证法。如对《离骚》“驷玉虬以乘鹥兮,溘埃风余上征”。王萌在诠释文义,赞扬屈原文字表达的精巧之后云:“《远游》及《九辩》末章,皆如此命意”,这样可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。四、通过按语,精当地点评《楚辞》的艺术技巧。如对《离骚》“悔相道之不察兮”至“岂余心之可惩”二十四句(分为六章),朱轼曰:“此六章于山穷水尽处,忽设悔之一想,志益坚,情益深,文字益畅。”颇能揭示此段文义婉转,文势跌宕的特点,真乃点睛之笔。当然,此书也有误说,如《离骚》求女一段,释为“求贤人与之共事君者”,大抵不误,但将求宓妃解为求三皇之佐,求佚女为求帝之佐,求二姚为求王之佐的说法,则过于穿凿。《涉江》“山峻高而蔽日兮,下幽晦以多雨。霰雪纷其无垠兮,云霏霏而承宇。”此四句诗本写放逐生活险恶的自然环境,进而比喻社会环境之险恶,未为不可,但王萌却说:“此言其所至之地之苦景,亦以喻谗人蔽君之象也。”便有违诗旨。主要版本:康熙十六年(1677)刊本,日本西村硕园藏。康熙刊本,北京图书馆藏。乾隆二年(1737)鲈香居士刊本。乾隆三十五年(1770)刻本,北京、湖南、湖北秭归图书馆藏。乾隆四十四(1779)三和堂刊本,上海图书馆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地

    天地虽大,其化均也;万物虽多,其治一也;人卒虽众,其主君也。君原于德而成于天,故曰:玄古之君天下,无为也,天德而已矣。以道观言而天下之君正,以道观分而君臣之义明,以道观能而天下之官治,以道泛观而万物之

  • 诗总闻

    二十卷。王质(1127-1189)撰。王质,字景文,号雪山。郓州(今属山东)人。后徙兴国(今属江西),南宋文学家。绍兴三十年(1160)进士,任枢密院编修。王质博通经史,有文才,为张孝祥父子所器重,与

  • 道德真经集解

    四卷。宋赵秉文(约1159-1228)撰。赵秉文,滏阳(今属河北磁县)人,兴定元年(1217)授侍读学士。后晋礼部尚书仍兼侍读学士。撰有《道德真经集解》。赵秉文认为道与德相须而不相离,因此不将《老子》

  • 渑水燕谈录

    十卷。宋王辟之撰,生卒年不详。王辟之字圣涂,青州(今山东益都)人,宋仁宗治平四年中进士,此后做了三十多年的县官、州官。至绍圣四年告老还乡,隐居渑水(河名),与贤士大夫喝酒、谈天,其它事迹不详。此书作者

  • 河上楮谈

    三卷。明朱孟震(生卒年不详)撰。未孟震,字秉器,新淦(今江西省新淦县)人。隆庆二年(1568)进士,官至右副都御史、巡抚山西。著有《汾上续谈》、《河上楮谈》、《浣水续谈》、《游宦余谈》、《玉笥诗谈》、

  • 周易平说

    二卷。清郭程先撰。郭程先字雪斋,河南辉县人。咸丰十年(1860)进士。历主河间瀛洲书院、涉县清漳书院、山左清阳书院、平山天柱书院讲席。此书为义理派易学著作。以讲授义理为主,从不对经文进行逐章逐句注释。

  • 延平答问

    一卷,附录一卷。宋朱熹撰。熹父松,宣和中官闽,生熹于延平(今福建南平市)。朱熹为程颐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,阐发儒家思想中的“仁”和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的思想;继承和发展二程(程颢、程颐)理气关系的学说,集

  • 农丹

    一卷。清张标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张标,江都(今江苏江都县)人。顺治壬辰年(1652)中进士。《农丹》一书完成于顺治庚子年(1660)。该书分为天时、地利、亲田、养种、粪壤、人事、辨谷、占验等十篇(其中地

  • 河源纪略

    三十六卷。首一卷。清纪昀撰。纪昀(1724-1805)字晓岚,又字春帆,晚号石云。乾隆进士。累迁侍读学士。坐事戍乌鲁木齐,寻释还。复授编修。官至协辨大学士,加太子太保,卒谥文达。纪昀贯通经史,旁通百家

  • 纲目分注补遗

    四卷。清芮长恤撰。长恤字蒿子,原名城,字严尹。溧阳(今属江苏)人。前明诸生。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朱熹《通鉴纲目》包括正纲和分注。因为系出自朱子,故其间舛漏,世皆牵强解释。长恤考其本源,知分注非出于朱子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