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山先生诗集
十卷。元周权撰。权字衡之,号此山。生卒年不详。处州(今浙江丽水)人。曾游京师,有诗名。与赵孟頫、虞集、揭傒斯、欧阳玄相唱和。此集为陈旅编定,袁桷、欧阳玄为序,揭傒斯作跋。玄序称其无险劲之词而有深长之味,无轻靡之习而有春容之风。有元至正刻本、《元四家集》本(民国十一年上海古书流通处影印),《择是居从书》本(民国十五年吴兴张钧衡序刊本)。《四库全书》本题名《此山集》四卷。
十卷。元周权撰。权字衡之,号此山。生卒年不详。处州(今浙江丽水)人。曾游京师,有诗名。与赵孟頫、虞集、揭傒斯、欧阳玄相唱和。此集为陈旅编定,袁桷、欧阳玄为序,揭傒斯作跋。玄序称其无险劲之词而有深长之味,无轻靡之习而有春容之风。有元至正刻本、《元四家集》本(民国十一年上海古书流通处影印),《择是居从书》本(民国十五年吴兴张钧衡序刊本)。《四库全书》本题名《此山集》四卷。
四卷。清周亮工撰。周亮工(1612-1672)名亮,字元亮,号栎园,河南祥符(今开封市)人。明崇祯十三年(1640)进士,任潍县知县。以政绩卓越荐举至京师,正值李自成率农民起义,入朝庭官至户部左侍郎,
七种,三十二卷。清张钧衡编。张钧衡字石铭,乌程(今浙江吴兴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光绪年间举人。清代藏书家,尤喜宋元旧籍,曾搜集秘笈,刊刻《适园丛书》十二集。丛书未刊行之前,先出了上海国学扶轮社铅印本的初
一卷。宋高似孙撰。似孙字续古,淳熙进士,历官校书郎、知州,著有《子略》、《纬略》、《砚笺》等。此书内容为唐太宗、高宗、代宗、德宗、文宗、武宗等朝所制乐曲。列出名目,并注明制作始末。其内容与郑樵《通志》
二卷。《先德传》一卷。清孙世均(生卒年均不详。)撰。孙世均字淅之,号平甫,归安(今浙江吴兴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不喜举业,一意古文,倾心桐城姚氏。著有《谁与庵文钞》。此集为文集。共二卷。内容有序、跋、题、
六卷。隋刘炫(约546-613)撰,清邵瑛辑。刘炫字光伯,河间景城(今河北泊头)人,隋代著名学者。少聪敏,与信都人刘焯闭户读书,十年不出。炫强记默识,罕有其比。隋开皇中,奉敕与著作郎王劭同修国史。不久
八卷。明乔懋敬撰。懋敬字允德,上海(今属上海市)人。生卒不详。嘉靖进士。官至湖广右布政使。该书是专记历代有清操之士的著作,录自春秋季文子至明杨继盛。书中材料约略抄录史传,但挂漏太多。据书前自序,是其在
三十卷。明杨宗吾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杨宗吾,字伯相,成都(今地名同)人。官锦衣卫指挥。大学士杨廷和之曾孙、修撰杨慎之孙也。此书三十卷,共分二十四类,采掇琐碎,分条编载,体例近似类书。内容之中间附有当时邸
十卷。明王达(1343-1407)撰。王达,字达善,号耐轩居士,江苏无锡人。洪武中,以明经荐,初为训导,后改大同府学,永乐中,擢为翰林院编修,迁侍读学士,曾参与监修《永乐大典》。著有《笔畴》、《天游集
二卷。清纪磊撰。虞翻易学博大精深,但其说支离琐碎,一般人难解其深意。清代张惠言著《周易虞氏义》多取郑玄之说对虞氏易学进行补注。但虞氏主纳甲,本于《参同契》,而郑氏则主爻辰,本于《乾凿度》,二者有本质的
一卷。《诗外》一卷。清许楣(1797-1870)撰。许楣字金门,号辛木。浙江海宁人。道光进士。曾官户部主事。晚年在江苏通州(今南通)敦善书院讲学。反对复古倒退。道光二十六年(1846)作《钞币记》,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