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毛诗说

毛诗说

① 四卷。清庄存与(1719-1788)撰。存与字方耕,号养怡,乾隆十年(1745)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礼部侍郎。生平通六经、律吕之学,为清代今文经学之开创者,常州学派之始祖。其学《易》尊朱熹,治《诗》本《小序》、《毛传》,兼治《尚书》今、古文,《春秋》学《公羊》之说,《三礼》采郑注而参酌诸家。著有《春秋正辞》十二卷、《象传论》一卷,《彖象论》二卷、《系辞传论》二卷、《八卦观象解》三卷、《尚书既见》三卷、《尚书论》二卷、《周官记》五卷,《春秋要指》一卷、《四书说》二卷、《毛诗说》四卷。是书多本小序、毛传推衍成文,凡序传有说者,皆发挥其义,以广序传之说。然亦有例外者,如《相鼠》篇,引《白虎通论》说,以为此妻谏夫之辞;《皇矣》中“此维与宅”句,引《汉书·韦玄成传》为“此维予宅”。然此类者,于整部书中亦为绝无仅有。是书亦有不从序说亦不从毛传而发明一家之说者,人多以之为臆说而不取。此书有味经斋本。② 三十卷。清孙焘(生卒年不详)撰。焘字桑,平湖(今浙江平湖县)人,生平无考。是书旨在墨守毛诗,故说诗皆以毛诗为本,于郑注有与毛传不合者,则费尽心机改易郑笺,且对郑笺时有诘难。作者自云,自己并不憎郑,而是不如是则毛传之义不明。故释诗义多顺毛传,而少己见。且辨驳郑注,往往失却方寸,甚至有意在守毛黜郑而实为黜毛申郑者,自相矛盾,漏洞百出,故虽卷帙颇多,而不为人所取。有嘉庆二十年(1875)自刻本。③ 六卷。清庄有可撰。有可,字大久,江苏武进(今江苏省武进县)人,生卒年不详。此书篇各为说,遵从旧注解的,仅有十之一二,大多是自出新义。书中有些解说能言之成理,时出新见,发人之所未发。但大多为牵强附会,很难尽如人意,难免有臆造杜撰之嫌。有石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运气定论

    一卷。明董说(详见《易发》)撰。董氏此书为辨《素问》所论“运气当在六元正纪大论”而作。因其原文失佚,故晋皇甫谧作《甲乙经》、隋全元起作《素问》注,皆称原文亡佚。唯唐朝王冰诡称有秘藏之书本,且私采“阴阳

  • 闺秀正始再续集

    四卷。清单士厘撰。单士厘,字受兹,生卒年不详,浙江萧山人,嘉兴县学教谕举人恩溥之女,出使大臣归安钱恂之妻。单士厘先后随同钱恂前往日本及欧洲数次。光绪二十年(1894),即已往日本,比秋瑾、何香凝均早,

  • 陂门集

    一卷。明冯惟健撰。冯惟健字汝强,一字治泉,号陂门山人,山东临朐人,生卒年未详。嘉靖七年(1528)举人。冯氏为青州名族,王渔洋《古夫子亭杂录》载青州冠盖最盛。冯惟健少年既有父名,后屡试春官不第,遂不屑

  • 宋金元诗选

    六卷。清吴翌凤(1742-1819)编辑。吴翌凤,字伊仲,号杖庵。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嘉庆诸生。少寓陶氏东斋,攻读史书,工诗文。有《吴梅村诗集笺注》、《与稽楼丛稿》、《唐诗选》、《怀旧集》、《印须集

  • 白石野稿

    十七卷。明林魁(约1517前后在世)撰。林魁,字廷元,号白石山人,龙溪(今福建龙溪县)人,生卒年不详。明弘治十五年(1502)进士,历户部郎中,官至云南兵备副使。著有《白石野稿》。是稿凡十七卷。其中赋

  • 讲周易疏论家义记

    残卷。卷数、作者不知。此书为旧抄本,仅存《释乾》、《释噬嗑》、《释贲》、《释咸》、《释恒》、《释遁》、《释睽》、《释蹇》、《释解》九卦。《释咸》条中题目“讲周易疏论家义记释咸第十”,因知书名。其释义分

  • 刘氏菊谱

    一卷。宋刘蒙撰。刘蒙,彭城(今江苏徐州市)人。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《刘氏菊谱》大体可分为五部分,第一部分为谱叙,首论古代正人达士多吟咏菊之高洁;次叙菊花之功用;后叙作此谱之缘由。作者自称崇宁甲申(11

  • 春秋精义

    四卷。卷首一卷。清黄淦(详见《易经旁训增订精义》)撰。作者潜心经义,撰有《七经精义》,该书即其中的一种。卷首列有《总论》。按《春秋》十二侔公的顺序,有所心得,就分别条说,不录经文,也不别标篇目。大抵上

  • 醉菩提

    二卷。清张大复撰。其生平见《钓鱼船》条。其事见于《西湖佳话》、小说《济颠传》、《西湖余志》等。本剧与《西湖余志》相同者较多。大意是济颠和尚俗姓李,名修元,为台州李赞善之子。一日与表兄毛太尉及李提典诣灵

  • 二王帖选

    二卷。明代章杰选刻。章杰,字子俊。生卒年不详,大概是明嘉靖时(1522-1567)人,原籍为今江苏苏州一带。该帖成于明嘉靖戊申(约1548),分上、下两卷。其中上卷有《右军像》、《定武兰亭》、《告墓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