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诗通义
六卷。清胡文英(详见《诗经逢原》)撰。此书凡六卷,不释全经,亦不录经文,凡有所得,则分别条录之。据书首自序云:“余前辑《诗经逢原》、《诗经补遗》,而意有未尽,复为《毛诗通义》。”知此书是在《诗经逢原》、《诗经补遗》基础上增订而成,故前两书所犯之病如空言说诗,则在此书中仍存,如谓《关雎》、《葛蕈》、《芣苢》诸诗皆属周公所作而非文王后妃之作,“非文王后妃之作”,见地颇是;曰属周公,则又大谬。似此类者,篇中彼彼皆是,故学者谓“得失参半”,读者当明辨之。版本有乾隆五十三年(1788)刊本。
六卷。清胡文英(详见《诗经逢原》)撰。此书凡六卷,不释全经,亦不录经文,凡有所得,则分别条录之。据书首自序云:“余前辑《诗经逢原》、《诗经补遗》,而意有未尽,复为《毛诗通义》。”知此书是在《诗经逢原》、《诗经补遗》基础上增订而成,故前两书所犯之病如空言说诗,则在此书中仍存,如谓《关雎》、《葛蕈》、《芣苢》诸诗皆属周公所作而非文王后妃之作,“非文王后妃之作”,见地颇是;曰属周公,则又大谬。似此类者,篇中彼彼皆是,故学者谓“得失参半”,读者当明辨之。版本有乾隆五十三年(1788)刊本。
十卷。明毛尚忠撰。尚忠字子亮,号诚庵,嘉善(今浙江嘉善县)人,生卒年不详。万历三十二年(1604)进士,官至监察御使。此书分五章,不列经文,只论经旨,立论与朱子相左,虽标新立异,亦不无精到之见。
①八卷。清吴祚昌纂修。吴祚昌字泰毓,江苏淮阴人,康熙初年任寿阳县知县。寿阳县志自明万历时,一增修之,直至康熙十一年(1672),祚昌始重辑纂。《寿阳县志》康熙十一年刻本。此编上自明万历、下迄康熙十一年
二十七回。晚清吴趼人(详见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)著。长篇历史小说,叙南宋末年在元军大举南攻之下败亡失国的历史。书中描写了以宋度宗为代表的南宋皇室昏庸偏安、在强敌入侵时惊惧无措的衰朽局面,大力指斥抨击
十卷。清梁维枢著撰,梁维枢,字慎可,真定常山(今河北曲阳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明崇祯间举人,官工部主事。梁维枢为人怡爽轩豁,少年好牧猎,声酒驰逐燕赵之郊,折节读书,官禁林,被党锢,志气不少挫。归所居雕桥庄
一卷。晋虞喜(277-353)撰。清马国翰辑。喜字仲宁,会稽余姚(今属浙江)人。晋天文学家。撰有《志林》三十篇,已佚。《晋书·儒林传》称其专心经传,兼览谶纬。《册府元龟》载他注《论语》九卷,且撰《新书
一卷。明末清初钱础日(生卒年不详)撰。础日,江苏无锡人,明末遗民。著有《尚书体要》、《十峰草堂集》等书。该书记南都殉难诸公事。原目分为国死事、在官死事、在家死节、起义死、出师死、出使死、在外死、被难死
九卷。明王化隆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化隆自号真如子,广汉(今四川省广汉县)人。由贡生官主簿。此书九卷,分天道、地道、人道、懋修、订学、钩元、彝典、齐治、均平九篇,每篇又各分章,体例采用问答的形式。内容颇
五卷。清郭鉴庚撰。鉴庚字莼香,古申人,历主南湖文江诸书院讲席。是编为辨韵字同异而作,择音有数读而义有异同者录之。初依本韵分别写入,并略释其义。凡有二读三读者,字旁以二圈三圈识之,又音注云见某韵。其例略
一卷。见《字鹄》。
一卷。明袁珙(1335-1410)撰。袁珙,字廷玉。鄞县(今浙江宁波)人。其精相人之术。永乐初拜太常寺丞。所居多植柳树,故人称柳庄先生。袁珙本士族,其父彦章仕元为翰林国史检阅,世称菊庄先生。袁珙博学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