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淮南子

淮南子

二十一卷。刘安(前179-前122)撰。刘安生于汉文帝元年,卒于汉武帝元狩元年。他被汉文帝册封为淮南王,是“以道绌儒”的汉代黄老学派代表人物。他很有文才,喜好典籍,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,著书立说。《淮南子》就是他组织苏飞、李尚、左吴、田由、雷被、毛披、伍被、晋昌等八人及“诸儒大山、小山之徒”合编的一部对抗“独尊儒术”的作品。关于刘安著书的情况,在《汉书·淮南衡山济北王传》中有一段记载:“淮南王安为人好书,鼓琴,不喜弋猎狗马驰骋,亦欲以行德拊循百姓,流名誉。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,作为《内书》二十一篇,《外书》甚众,又有《中篇》八卷,言神仙、黄白之术,亦二十余万言。”关于书名,《淮南子》这个名称始见于《隋书·经籍志》,在汉代称之为《内篇》或《淮南》或《淮南鸿烈》。汉高诱在《淮南注·序》中说:“此书……大较归之于道,号曰《鸿烈》。鸿,大也;烈,明也,以为大明道之言也。”并说:“刘向校定撰具,名之《淮南》。”至今《淮南子》与《淮南鸿烈》并称于世。《淮南子》即是《汉书·艺文志》著录的《内篇》或《内书》二十一篇,每一篇为一卷,即二十一卷。《淮南子》思想主要倾向道家。正如高诱在序目中所说:“其旨近老子,淡泊无为,蹈虚守静,出入经道。……其义也著,其文也富,物事之类,无所不载。然其大较,归之于道。”作者中,除了刘安外,大约苏飞、李尚、左吴、田由、雷被、毛披、伍被、晋昌等八人都是道家人物,他们在作者中占优势,书中多数篇章是由他们撰写的。高诱已经指明,作者中的大山、小山之徒是儒者,《修务训》、《泰族训》的作者可能出自儒者手笔。所以说《淮南子》是以道家学者为主,儒道合作而写成的。关于思想史料来源,《淮南子》最重视《老子》,采撷它的思想最多。清人校定《老子》文句,多与《淮南子》的引文对勘。全书对《老子》天道自然无为和道化生万物的思想详加发挥,形成系统的宇宙观,这是全书的理论基础。书中反复论述不为物先、以无为用、清心寡欲的思想。政尚简易、“无为而治”乃是黄老治术的核心,也是《淮南子》政论的基点。另外,《淮南子》对《庄子》内篇外篇杂篇都有所吸收。《俶真训》的宇宙演化论借用《齐物论》中“有始者……”一段文字,但有新义。《齐俗训》上承《齐物论》的同异观,将其相对主义改造为承认事物的差别。书中关于人性各有修短,人性和愉宁静,治万物应顺其性、因其俗以达乎性命之惰的思想,来自《天道》、《天地》、《天运》、《骈拇》诸篇。养生以神为主形为次的思想,以及豁达的生死观,来自《大宗师》、《德充符》和若干外杂篇。《淮南子》引《诗》约三十次,引《易》十余次,并数称《书》、《乐》、《春秋》等儒家经典。《主术训》提出治国必先修身,修身要以仁义为本,这是典型的儒家公式。《缪称训》讲孔子首倡的义利之辨,以明君子与小人之分;又论举贤才的重要。《修务训》通篇发挥荀子《劝学》中强调学习的思想,用儒家积极进取的精神,重新解释“无为”,重视后天努力与道德教化。以法治国,法不避贵。不以君意行赏罚,不以私志入公道。不因循守旧,要因时变法,反对贵古而贱今。这些法家的主张,在《主术训》和《泰族训》中表现最为充分。阴阳五行思想在《淮南子》中所占篇幅不少,但不是其主体思想。《览冥训》、《本经训》、《泰族训》皆论阴阳气化、天人感应。《天文训》讲人副天数及灾异说。《精神训》也有类似内容。《淮南子》中察辩之学中的“类不可必推”和名实关系若干论述,显然是受墨家和名辩思潮的影响。节俭和薄葬的主张来自墨子。《主术训》关于瞽师有以言白黑,无以知白黑的话,是截取《墨子贵义》的文句。《说山训》关于利之中取大、害之中取小的观点,《说林训》关于五行相胜要有数量条件的说法,皆采自墨经。总的来说,墨家思想在《淮南子》中影响较小。此书的注解和版本流传很广泛。汉魏隋唐时期的注解:主要有马融《淮南子注》、司马彪《淮南子注》、许慎《淮南子注》、高诱《淮南子注》。其中马融注已经佚失,并无辑本。许慎注亦佚失,但有辑本,高诱注尚存。《淮南子注》一卷,汉刘安撰,汉许慎注,清孙冯翼辑。清嘉庆中承德孙氏刻《问经堂丛书》本。《淮南鸿烈解》二十八卷,汉刘安撰,汉许慎记。明正统中刻万历中续刻《道藏》本。民国十二年癸亥(1923)至十五年丙寅(1926)上海商务印书馆据明正统刻万历续刻本影印《道藏》本。民国间上海商务印书馆据明正统刻、万历补刻影印《道藏举要》本。宋元明清时期,为《淮南子》作注的主要是明归有光、焦竑;清刘台拱、俞樾等人。《淮南子》二卷,汉刘安撰,明归有光辑评。明天启六年丙寅(1628)刻《诸子汇函》本。《淮南子》一卷,汉刘安撰,明焦竑注释,明翁正春评林。明书林詹圣译刻《注释九子全书》本。《淮南内篇评议》四卷,清俞樾撰。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(1898年)刻《春在堂丛书》本。近代《淮南子》注解主要有:《淮南鸿烈集解》二十一卷,民国刘文典撰,民国十二年癸亥(1923)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本。《淮南子要略篇释》一卷,民国方元撰,民国十七年辛卯(1928)惠阳方氏山山馆刊《国学别录》本。《淮南子证闻》杨树达撰,1953年中国科学院排印本等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帝京岁时纪胜

    一卷。潘荣陆撰。潘荣陆,字在廷,号止轩,顺天大兴(在今北京东南郊)人。清雍正年间,历承禁史馆等差,又任宫阙制作、督销之职。乾隆初,告老还家。因其经历,撰有工务、月令、婚仪、读礼、书法等方面的著述,都未

  • 宓子

    一卷。周宓不齐(前521-?)撰。不齐,字子贱,孔子学生,鲁国人,曾为单父(shànfǔ,春秋鲁邑,今山东省单县南)宰。《吕氏春秋·察贤》载:“宓子贱治单父,(宓子贱治理单父)弹鸣琴,身不下堂(每天在

  • 全唐诗

    九百卷。清曹寅(1658-1712)、彭定求(1654-1719)等十人奉旨编纂。曹寅,字子清,号荔轩,又号楝亭。满洲正白旗人,曹雪芹祖父,官至通政使,著有《楝亭诗词钞》等。彭定求,字勤止,号访濂、南

  • 玉井山馆诗集

    十五卷。《诗余》一卷。清许宗衡(1811-1869)撰。许宗衡字海秋,号我园,江苏上元人。道光十二年(1832)补博士弟子员。十四年(1834)举人。咸丰二年(1852)进士,选庶吉士,改官中书。八年

  • 说苑

    二十卷。刘向(详见“新序”条)编辑。曾巩校书序云:“得十五篇于大夫家,与旧为二十篇。”《四部丛刊》或单行本二十卷,是历史故事集。其中材料,有出于汉朝藏书《说苑杂事》,有出于他的私藏,有出于民间书,也有

  • 易学阐元三篇

    无卷数。清姚配中撰。此书详见《周易姚氏学》。有《花雨楼丛书》本。

  • 春秋备要

    三十卷。清翁汉麟撰。汉麟字仔安,江苏常熟人。此书讲说经义多取胡安国《春秋传》,并节录《左传》以叙述史事本末;然而体例不纯:作者在书页上栏拟有“破题”,下栏标注合题,与训释经义毫不相关。据此,作者撰此书

  • 续纂山阳县志

    十六卷。邱沅、王元章修,段朝纲等纂。邱沅、王元章,民国十年左右曾先后任淮安知事。段朝纲,字笏林,号椿花阁、蔗湖退叟,邑人,廪贡生,曾任海州学正。著有《邵氏姓解辨误》、《徐节孝先生年谱》、《张力臣先生年

  • 养志居仅存稿

    十八卷。清陈宗起(1798-1832)撰。陈宗起,字敬庭,号叔度,江苏丹徒人。宗起幼孤,好学深思,弱冠为诸生,道光科拔贡生,后三遇省试皆不举,遂绝意仕进,一以著书为务。宗起生平无他嗜好,除与宾客酬对,

  • 南野文选

    四卷。明欧阳德(1496-1554)撰。生平见《欧阳南野集》条。是集为隆庆中,其门人冯惟讷等所编,取全集十分之一。欧阳德在朝著述,如建储灾异诸疏,能言人所不能言,而此编不载。冯惟讷等所录,都是讲学之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