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清平山堂话本

清平山堂话本

残存二十七篇。话本小说集。明洪楩编刊。洪楩字子美,生卒年及事迹不详,明嘉靖时出版家和藏书家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收藏书籍很多,著录有《洪子美书目》。刊刻的书籍版心有“清平山堂”四字。今见洪楩以清平山堂之名刻的书,除话本小说外,尚有《夷坚志》、《唐诗纪事》、《绘事指蒙》等。该书原名并非《清平山堂话本》。据清顾修《汇刻书目初编》和明田汝成《西湖游览志》载,有《六十家小说》一书,分《雨窗》、《长灯》、《随航》、《欹枕》、《解闲》、《醒梦》六集,每集十篇,共六十篇。今发现的《清平山堂话本》有《雨窗》、《欹枕》等集名,正相吻合,故可证其原书名应为《六十家小说》。1929年,小说收藏家马廉(隅卿)得日本友人所示照片(日本内阁文库藏残本十五篇),因版心有“清平山堂”四字,即以《清平山堂话本》为题影印出版,书名沿用至今。1933年,马廉又发现宁波范氏天一阁旧藏残本,书根题《雨窗集》、《欹枕集》,三册十二篇,即以书根题名刊行,后来刊印时被并入《清平山堂话本》,故计有二十七篇。每篇独立成篇,各演一个故事,多系宋元旧作。亦杂明人作品,而明人之作亦可能是依原文转抄。考其语体风格,结构板拙,语言质朴,润饰雕琢的痕迹不重,较多保留了宋元话本原貌。内容广泛,题材众多,涉及各类人物。较优秀作品有《快嘴李翠莲》等。亦有封建道德说教和迷信等消极思想因素。它对后代小说影响很大,冯梦龙“三言”收入十篇,但经过加工整理,文字形式有很大变化。该书重要价值是可作为研究宋元话本和小说史的参考资料。版本有日本内阁文库藏残本三册十五篇,1929年马廉发现后由北平古今小品书籍印行会据照片影印。另有宁波范氏天一阁藏残本《雨窗集》、《欹枕集》十二篇,1933年马廉平妖堂据以影印,据书根题《雨窗集》、《欹枕集》。1955年,文学古籍刊行社合马廉《清平山堂话本》、《雨窗集》、《欹枕集》影印出版,仍题《清平山堂话本》。1957年,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谭正璧校注《清平山堂话本》排印本。1987年和1993年,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古典文学出版社排印本重新整理印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易大传

    七十二卷。明李陈玉撰。书分二册。一曰《先天古易》,阐释图书之学。又每篇附有赞语。最不同的是,以无极、太极、无极而太极分为三图,先天八卦配以英辅九星之名,后天八卦配以疏附先后之名。支离破碎,全无理由和根

  • 卓氏忠烈遗事

    一卷。清卓尔堪撰。尔堪字子立,江都(今江苏扬州市)人,自号宝香山人。康熙间从征耿精忠,为右军前锋。工诗,有《近青堂集》行世。该书记有明一代卓氏忠烈遗事。现存原刻本。

  • 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

    三卷。元李道谦(1219-1296)撰,附终南山说经台历代仙真碑记 一卷。元朱象先(生卒年不详)编撰。李道谦,全真道士,字和甫,号天乐道人,赐号玄明文靖长乐真人,夷山(今属河南开封)人,二十四岁时拜全

  • 历代三宝记

    十五卷。隋代费长房(生卒年不详)撰。长房,蜀郡成都(今四川省成都市)人,本出家为僧,博学而精于玄理。北周建德三年(574)废佛法时还俗。隋初被召任翻经学士,在大兴善寺国立译场参加译事。自开皇四年至十七

  • 春秋本例

    二十卷。宋崔子方(详见《春秋经解》)撰。崔子方认为:孔子《春秋》一书,编年以为体,举时以为名,著日月以为例。而日月之例又其根本。此书乃以《春秋》日月时之例分隶于例、变例二类之中,共十六门。本来《公羊》

  • 说文管见

    三卷。清胡秉虔(生卒年不详)撰。秉虔字伯敬,号春乔,安徽绩溪人。嘉庆四年(1799)进士,官至甘肃丹噶尔同知。著作尚有《尚书序录》、《卦本图考》、《古韵论》等。是书为胡氏治《说文》的札记。胡氏谓“文字

  • 竹隐诗草

    一卷。清贺桂撰。贺桂,生卒年不详,字秋安,号竹隐居士,江西永新人,知县龙有珠之妻。清代词人。家中藏书甚丰,贺桂自幼酷爱读书,多通经史。龙有珠到攸县任知县,后返回故里,携家隐居在龙溪,筑楼为舍,并起名为

  • 周易浅释

    四卷。清潘思榘(1695-1752)撰。潘思榘字补堂,江苏阴湖(今常州)人。雍正二年(1724)进士。官至福建巡抚。此书均就卦变之法以求象,就象以明理,每卦均注明来自某卦,谓之“时来”。前有白瀛所作序

  • 念庵集

    二十二卷。明罗洪先(1504-1564)撰。罗洪先,字达夫,号念庵,吉水(今属江西省)人。洪先幼慕罗伦为人。十五岁读王守仁《传习录》,深喜之。欲往受业,被其父阻止。乃师事同邑李中,传其学。嘉靖八年(1

  • 鳌峰集

    二十八卷。明徐(1570-1642)撰。徐,字惟起,一字兴公,号鳌峰居士,闽县(今福建闽候)人,生平事迹不详。该集于明代天启年间刻印,序后附寿序三篇,全集均为诗,分体编辑,比黄氏《千顷堂书目》“明史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