潜夫论
十卷。汉王符(约公元108-174)撰。王符字节信,自称潜夫,东汉安定临泾(今甘肃镇原东南)人。少好学,有志操,与世不合。仕人更相引荐,而符独耿介不同于俗,以此遂不得升进。志意蕴愤,仍隐居著书三十余篇,以讥当世得失,不欲章显其名,故号曰《潜夫论》。是书,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、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、《唐书·艺文志》、《宋史·艺文志》皆有著录。原书三十六篇,今存本为三十六篇。其篇目如下:第一卷:一《赞学》二《务本》、三《遏力》、四《论荣》、五《贤难》。第二卷:六《明暗》、七《考绩》、八《思贤》、九《本政》、十《潜叹》;第三卷:十一《忠贵》、十二《浮侈》、十三《慎微》、十四《实贡》;第四卷:十五《班录》、十六《述赦》、十七《三式》、二十《衰制》;第五卷:二十一《劝将》、二十二《救边》、二十三《边议》、二十四《实边》;第六卷:二十五《卜列》、二十六《正列》、二十七《相列》,第七卷:二十八《梦列》、二十九《释难》;第八卷:三十《交际》、三十一《明忠》、三十二《本训》、三十三《德化》、三十四《五德》;第九卷:三十五《志氏姓》;第十卷:三十六《叙录》。是书反映了王符在政治上继承先秦的“民本”思想,强调“国以民为基,贵以贱为本”;抑末务本,富国富民;对东汉后期的社会政治,采取尖锐的批判态度。在自然观上,坚持唯物主的“天道观”,以“元气”为宇宙本体,认为“道”由气所变,“道之为物”,“莫不气之所为也”。在认识论上,强调学习的重要性,指出上圣“犹待学问,其智乃博,其德乃硕”,又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。对宗教迷信采取批判的态度。符之著书在桓帝时,故所说多切汉末弊政。《潜夫论》贯彻始终的是王符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。这里有宝贵的遗产,可引以为鉴。如贵民、务本、重法、考绩、反侈、求实、实边等思想都颇有价值。是书有多种版本:其无注本《潜夫论》十卷,汉王符撰。元大德间刻,系与《白虎通》、《风俗通》合刻。民国间上海商务印书馆据胡氏本影印《元明善本》书。清嘉庆中刻《广汉魏丛书》本。《四部丛刊》本,其注解本《潜夫论》十卷,清汪继笺。清嘉庆二十二年(1817)肖山陈氏刻《湖海楼丛书》本。民国二十四年(1935)上海世界书局排印《诸子集成》本,其辑佚本:《潜夫论佚文》一卷,清王仁俊辑。《经籍佚文》稿本,通行本,1979北京中华书局排印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