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甘水仙源录

甘水仙源录

十卷。元李道谦(详见《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》)编撰。《甘水仙源录》,又称《甘泉仙源录》。世人尊老子者言清净、崇佛陀者言寂灭、尚神仙者言养生术;汉张鲁统领道教,虽尊老子为祖师而又教人以符录祈祷之事,四者各有分别。后经分化整合,归于儒释道三家。金元之际咸阳人王弃家学道,状若狂疾,于金正隆年间(1156-1160)自称遇仙人于终南山甘河镇(今属陕西户县),饮神水病愈,又得修炼秘诀,遂自号重阳子(即王重阳);于大定年间(1161-1189)在宁海州聚徒讲学,立三教平等会,以《孝经》、《心经》、《老子》为主要经典,倡三教归一。取教名为全真教,又称全真道(一说王重阳于宁海讲学时,马钰夫妇筑庵事之,题庵名为全真,后来宗其道者皆称全真道士,因而得全真道之名)。据都卬《三余赘笔》称道家有南北二宗,其南宗自东华少阳君得老聃之道,以授钟离权,钟离权授吕岩、辽进士刘操,刘操授张伯端,张伯端授石泰,石泰授薛道光,薛道光授白玉蟾,白玉蟾授彭耜。其北宗为吕岩授王,王授七弟子:邱处机、谭处端、刘处玄、王处一、郝大通、马钰及马钰之妻孙不二,世称全真七子。道教师承相传授受之事,世人不得见,多为碑传碑文等载记传说。李道谦撰此书,就是裒集各地名山仙宫道观有关全真道之碑铭、宫观碑文、墓志等,述全真教之源流,及人物传记。此书编成于元世祖至元戊子年(1288),刊成于次年己丑(1289)。书前有李道谦自序,后有李道谦弟子张好古后序。全书共十卷,前八卷载录王重阳以下全真教徒五十余人的传记、碑文、祭文等。后二卷载录全真教宫观碑记及七真传序赞。李道谦自撰《周尊师道行碑》、《李练师道行碑》等也被收入前八卷之中。其书取名为《甘水仙源录》,甘水是取王重阳于甘河饮神水之意,仙源是说正统仙家全真之传。此书所载传记碑文,多出于元好问、王鹗、秦志安等名流之手,所以后世学者对此书颇为推重,书中所述全真教源流,是后世学者研究全真教史的重要史料。现存明《道藏》本、《重刊道藏辑要清《四库提要》据两淮盐政采进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大学记

    一卷。清范泰衡撰。是书本遵汉儒,义从宋贤,参以已见,分节陈说,推陈出新。如说“格致”,木长为格,则本末贯,贯观其达;木各为格,则本末分,分观其到。又如说“致”,《春秋》曰“致女”,致是“往”的意思;《

  • 时令类

    史部分类名目。记述诸如四时节序、农事、风俗等方面的史书。

  • 四书地理考

    十五卷。清王瑬撰。王瑬原名仲瑬,字亮生,江苏吴(今江苏吴县)人。关于四书地理,阎若璩撰有《四书释地》,较为精核,却也不无可议。是书载洪亮吉说,认为中牟在今彰德府汤阴县,援引《管子》、《韩非子》之言为证

  • 礼议

    二卷。曹元忠撰。曹元忠生卒年未详,清末民初学者,江苏吴县举人,官内阁中书,任礼学馆纂修,资政院议员。《礼议》一书根据礼经疏注并参照史传,辨析百家异说。全书共二十五篇,并附律议四首,分为上下卷。卷上自“

  • 易深

    八卷。清许伯政撰。许伯政字惠棠,巴陵人。乾隆七年(1742)进士。官任山东道监察御史。此书以为图书都出于太吴之世,卦数生于河图,蓍数生于洛书。又兼取汉人卦气、纳甲及《京房易传》、《火珠林》之法,而不用

  • 邵武府志

    二十四卷,清张凤孙纂修。张凤孙,华亭(上海松江县)人,曾任邵武府知府。邵武府志传本仅有明万历韩国藩志和清康熙九年汪丽日志。其余皆散失无存。张凤孙任知府后,以韩志多讹谬而汪志则过简,又设局重修,于乾隆三

  • 小学类编六种

    三十六卷,附刻一种一卷。清李祖望(1814-1881)编。祖望字宾嵎,江都(今江苏扬州市)人。长于诗文,兼通小学。著有《古韵旁证》十四卷、《说文重考》十六卷、《说文统系表》等,均传于世。《小学类编六种

  • 读诗考字

    二卷,补一卷。清程大镛撰。大镛字韵生,江苏清河(今江苏省淮阴县)人。此书对群经引《诗》而字有不同者,汇而别之,共分为十三考:一、《四书》引《诗》异字考;二、《左传》引《诗》异字考;三、《礼记》引《诗》

  • 尚书古文辨惑

    二十二卷。清张谐之撰。张谐之字敬斋,河南灵宝人,清末学者,生卒年不详。此书与洪良品《古文尚书辨惑》同作于光绪年间,刊印稍晚于洪良品之书。此书攻击最甚者,为阎若璩,认为阎若璩的《古文尚书疏证》“所定九十

  • 奉节县志

    三十六卷首一卷,清曾秀翘修,杨德坤等纂。曾秀翘字仲成,南丰人,进士,曾任奉节县知县。杨德坤,字子静,长寿人,举人,曾任奉节县教谕。奉节附郭夔城,郡志即县志,然郡志兼各属县,指本境详略自殊。曾秀翘任县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