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都武学志
五卷。明徐伯征撰。徐伯征,字孺台,浙江海宁人。万历四十七年(1619)进士,天启三年(1623)任南京武学教授,后官至扬州府知府。本书乃作者任南京武学教授时所撰,记南京武学之建制、设官、职掌,以及有关武学教育的各项制度。全书共分为七门:建置、典礼、制令、职官、选举、人物、艺文。分别从不同方面阐述南京武学教育之状况。叙述清楚,资料翔实。明代自正统年间始设南北两京武学后,本书为记述南京武学教育之专书,对研究明代武学教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据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,时有两淮盐政采进本。
五卷。明徐伯征撰。徐伯征,字孺台,浙江海宁人。万历四十七年(1619)进士,天启三年(1623)任南京武学教授,后官至扬州府知府。本书乃作者任南京武学教授时所撰,记南京武学之建制、设官、职掌,以及有关武学教育的各项制度。全书共分为七门:建置、典礼、制令、职官、选举、人物、艺文。分别从不同方面阐述南京武学教育之状况。叙述清楚,资料翔实。明代自正统年间始设南北两京武学后,本书为记述南京武学教育之专书,对研究明代武学教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据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,时有两淮盐政采进本。
三十卷。清彭云墟撰。云墟以字行,名失考。该书是对杜预《春秋经传集解》的汇编。有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)刊本。
四卷。《五变记》二卷。廖平撰。廖氏一生潜心于经术,极力倡导今文经学,著书立说有很多新的创见,独具特色。清末刊其学说于世,如《今古学考》等,见者无不惊异,为其治学精深而折服。廖平七十岁时(时任国学专门学
十二卷。清方浚师(生卒年不详)撰。,方浚师字子严,咸丰举人,官至永定河道。此书杂记一些遗闻琐事,还有一些经史考证、诗文评论方面的内容。全书每卷有目次,记载较为杂乱,书中观点反对清代学者黄宗羲、阎若璩、
十六卷。明汪某撰。汪某佚名,新安人。书前有汪庚序,以为此书为道昆作。以道昆万历十四年(1586)所刻《弘明集》、《广弘明集》字体证之,该书亦为万历年间所刻。书中纪年止于万历元年(1573),成书必在万
二十卷。清何元锡(1766-1829)编。何元锡字梦华,又字敬祉,号蛇隐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监生。精于簿录之学。家中藏书甚富,所藏书以及金石等多有条贯。其中的善本精抄书,做“获经堂”书屋藏之。元锡
十六卷。卷首一卷。清朱筠(生平籍里见《笥河诗集》条。)撰。此书内容,卷一辑《清正经文勒石大学以同文治折子》等九篇;卷二辑《圣谟广运平定准葛尔恭纪四言诗百韵谨序》等五篇;卷三辑《哨鹿赋》等七篇;卷四辑《
一卷。又名《钱辛楣先生年谱》。清钱大昕(1728-1804)自述,其孙钱庆曾校注续编。大昕字晓征,号辛楣,又号竹汀居士,江苏嘉定(今属上海市)人。乾隆十九年(1754)进士,官至少詹事。乾隆四十年以后
一卷。清缪荃孙自述。荃孙字筱珊,江苏江阴人,同治十三年(1874)进士,授职编修。宣统元年(1909)任学部图书馆正监督。该谱述至宣统三年(1911),以后八年为其子碌保僧保补编。谱中对购书、著书、刻
八卷,清张熷撰。张熷,字曦亮,号南漪,仁和(今浙江省杭州市)人,乾隆九年(1744年)拔副贡、十六年(1751年)中举,举经学,后未试即卒,著有《南漪遗集》。《读史举正》一书即是张增读史心得,随笔而成
一卷。元甘复(生卒年不详)撰。复,字克敬。余干(今属江西)人。甘复生当元季,元亡后遁迹以终。著作散佚,仅存手墨于同里赵石蒲家。包括文数十篇,诗十余首。明成化中,石蒲孙琥编定刊行。附有琥跋。此集篇幅不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