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礼经宫室答问

礼经宫室答问

二卷。清洪颐煊(1765-?)撰。洪颐煊,字筠轩,浙江临海县(今地名同)人。颐煊苦志笃学,与兄坤煊、弟震煊常夜借佛灯围坐,谈经不辍。曾与其弟一起被阮元招往行省就学。颐煊尤精研经训,熟习天文,贯串子史。嘉庆六年(1801)拔贡,为山东督粮道孙星衍撰《孙氏书目》及《平津馆读碑记》,考据明审,于唐代地理所得尤多。入赀为直隶州州判,署广东新兴县事。适阮元督两广,知颐煊文学优,延之入幕,常向其诹谘经史。家藏善本书三万余卷,碑版二千余通,多世所罕见。在《平津馆读碑记》基础上,益以自得各碑、成续记、再续、三续,又有《读书丛录》、《孔子三朝记》、《汉志水道疏证》、《诸史考异》及是书。《书目答问·姓名略》称其为“汉学专门经学家”,清《国史·儒林传》及《清史稿》等书均有传。是书首有颐煊序,略言:“礼经莫大于宫室,宫室不明,则古人行礼之节,周旋升降皆茫然莫知其处,此议礼所以如聚讼。宋李如圭撰《释宫》,已撮举其凡,近人复多考证,核以经文,亦有未密。余思古人宫室制度与今人不甚相远,时淳世朴,寝庙明堂不如后人之千门万户,细绎礼经,皆有丈尺可寻,名位可辨,因撰《宫室答问》二卷,冀好学深思之士,有以正其得失”云云(末题“嘉庆壬申(1812)三月五日洪颐煊识”)。是书上卷为宗庙一,附图三,下卷为路寝二、明堂三,大学四,附图四。是书荟萃经传注疏群说言宫室者,而有所折衷。如谓太庙与路寝同制之类,洪氏用郑注而大为发明,他若路寝谓天子五门诸侯三门,“明堂”下言“历代皆有创造,典礼既殊,制度亦异,《考工记》《逸周书》《大戴记·明堂》言人人殊,不能浑合”,“大学”下谓周之太学,一曰辟雍,在郊,一曰大学,在国中五宫之东,皆有依据,非同臆度。惟是书驳贾疏释之室堂皆五架,而云当是七架,但五架之屋见于《乡射记》郑注,江氏《释宫增注》亦言五架之屋,“通乎上下而七驾”则为洪氏创说,尚少佐证。是书首有《答胡孝廉培翚书》,论燕寝正寝同制等。胡氏《正义》引是书者不多见,似胡氏所主与洪氏有异。然是书既有论说,又为之图,似于《释宫》,所补匪浅,固治礼家所宜注意也。是书最早版本为嘉庆七年(1802)刊本,后有嘉庆十八年(1813)师竹山房重刻本,光绪年间重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书集传音释

    六卷。元邹季友撰。邹季友字晋昭,江西鄱阳人,生卒年不详。本书对于南宋蔡沈的《书集传》有匡正疏证之功,明正统年间曾刊行。卷首附有书图、说书纲领、书序,内容较为完备。明代洪武年间,刘三吾等修《书传会选》主

  • 重修蒲台具志

    十卷。清严曾业修,李楠纂。严曾业字禹航,浙江余杭人,贡生出身,康熙二十六年(1687)任蒲台县知县。李楠,邑人。《蒲台县志》,创修于明万历十九年(1591)知县李时芳,再修于此。严曾业宰蒲台县后,见旧

  • 海桑集

    十卷。明陈谟(?-1388)撰。陈谟,字一德,号心吾,江西泰和人,约生于元成宗时,洪武初召赴阙,以疾辞归。洪武三年(1370)曾校文于广东,后主奉新清节书院讲席。事迹具载《明史·儒林传》,著有《海桑集

  • 荣进集

    四卷。明吴伯宗(?-1384)撰。吴伯宗,名佑,以字行,江西金溪人。洪武二十四年(1391)进士第一,授礼部员外郎,官至武英殿大学士。后降检讨以终。事迹据《明史》本传。吴伯宗守正不阿,虽忤旨贬谪,仍不

  • 礼记大学篇古微

    三卷。清易顺豫(生卒年不详)撰。顺豫字叔田,湖南龙阳(今湖南汉寿)人。光绪进士。易顺鼎之弟。是书认为《大学》为教太子之学。孔子的七十弟子,以为《大学》将废,惧后世天子不再知以《大学》教其太子,以致太子

  • 诗缵绪

    十八卷。元刘玉汝(生卒年不详)撰。刘玉汝字成之,庐陵(今属江西吉安)人。曾举乡贡进士。《诗缵绪》失传于明代,今本是《四库全书》编者据《永乐大典》著录整理而成。其体例仿效宋辅广《诗童子问》,一诗一解,先

  • 干子

    一卷。晋干宝撰,其生卒年不详。清马国翰辑。干宝新蔡(今河南)人,以博学召为著作郎。累官至散骑常侍。著《晋纪》二十卷,时称良史,原书失传。有《搜神记》二十卷,为魏晋《志怪小说》代表作,原书至宋佚传。今本

  • 南吴旧话录

    二十四卷。清李延昰撰。李延昰字辰山,上海人,初名彦贞,字我生,生卒年不详。据《松江府志》云:李延昰卒时,“以书籍二千五百卷赠秀水朱彝尊”,可知为清初康熙年间在世。著有《放鹇亭集》和《南吴旧话录》。《南

  • 丽句集

    六卷。明许之吉(生卒年不详)撰。许之吉不知何许人。此书采辑前人俪偶之语,或一联或数联,分门别类。也是杨慎《谢华启秀》之类。

  • 东西两晋演义

    十二卷。题“武林夷白主人重修,泰和堂主人参订”。夷白主人为杨尔曾(详见《东西两晋志传》)号,则该书作者为杨尔曾。长篇历史演义小说,据推测,似是《东西两晋志传》一书修订而成。与《志传》相比,该书将其分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