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礼记审议

礼记审议

二卷。清叶大庄(?一1898)撰。叶大庄,福建闽县(今闽侯)人,字临恭,号损轩,室名有小玲珑阁(有《小玲珑阁词》)、曼殊庵、偕寒堂(有《偕寒堂校书记》)、写经斋(有《写经斋》文稿等),一作写经堂。同治十二年(1873)举人,初任内阁侍书,1894年甲午战争时,入两江总督张之洞幕府,办理洋务文案。后历任江苏靖江县知县,松江府海防同知邳州知州,卒于任内。著有《礼记审议》、《大戴礼记审议》、《退学录》、《丧服经传补疏》等及上例书。叶大庄作《礼记审议》二卷,多考订郑注孔疏之疏漏处,而重训诂形声,发明新义。如《曲礼》等每篇作出新的注解者多则十数条,少者只一条,而时有精审切当之见。此书二卷,卷一为《曲礼》、《檀弓》、《王制》、《月令》、《曾子问》、《文王世子》、《礼运》、《礼器》、《郊特牲》、《内则》。卷二为《玉藻》、《丧服小记》、《大传》、《少仪》、《学记》、《乐记》、《杂记》、《丧大记》、《祭法》、《祭统》、《祭义》、《哀公问》、《仲尼燕居》、《坊记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表记》、《缁衣》、《奔丧》、《问丧》、《服问》、《间传》、《投壶》、《儒行》、《大学》、《乡饮酒》、《射义》、《燕义》。《礼记》中还有《孔子闲居》、《三年问》、《深衣》、《冠义》、《聘义》、《丧服四制》诸篇,叶氏不曾新解,故未收入。叶氏注经,以本文为重,前后参证,条理贯通,多有创见。如《曲礼》中“将适舍”句,叶氏以为:此指诣人之居;此章自此句至“必慎唯诺”,皆属谒人之礼,层次井然。郑注“训舍为馆”,解作“行旅”,不但义不可通,而于章首立意亦不合。又如叶氏解“求用固”句,以为是不敢固请得见义。此说亦颇中肯。经文“由适舍而上堂,由上堂而入户,由入户而即席”,是“适舍者”乃自外入,非自内出。《义疏》谓陈氏栎曰“将欲退西就舍,长者或留之,不可固求必退”,则似身在户内,吴氏澄曰:“暮而一宿”又似行旅投舍,与文中上堂入户义皆不合。《义疏》所驳与叶氏所释相合,其说解比较合理。叶氏训诂亦有臆断处,但瑕不掩瑜。纵观全书,以形声训诂,本于经文,考求新义,纠正注疏,大多见解合于经者,诚治礼家所宜研究也。此书有光绪间《玉屏山庄本》刊行于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重修扬州府志

    七十二卷,首一卷。清阿克当阿修,姚文田、江藩等纂。阿克当阿,字厚庵,满洲正白旗人。官内务府护军统军,兼管三山(今江苏南京西南长江东岸地区)事务,督理两淮盐政,嘉庆十三年任两淮巡盐御史。曾监刊钦定《全唐

  • 古泉杂咏

    四卷。清叶德辉(1864-1927)撰。《隋志》曾载顾姮《钱谱》。《唐志》亦载封演以下诸家钱录,但均已散佚无存。流传至今者,只有宋洪迈《泉志》一书。洪氏于“异布品”,多只称上古而已,考据不详。而“神品

  • 郧溪集

    三十卷。宋郑獬(1022-1072)撰。郑獬,字毅夫,安州安陆(今湖北安陆县)人。皇祐五年(1053)举进士第一,通判陈州。入直集贤院、知制诰。英宗即位,数上疏论事,出知荆南、还判三班院。神宗初,召拜

  • 大学补遗

    一卷。清章钧撰。钧谓《大学》古本今本皆不全。古本于“未之有也”,下接“以此谓知本”二语作结,语意不贯。今本以“未之有也”作结,语意也未完。应以《中庸·哀公问政》章“内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”至末十五节补之

  • 欧洲八大帝王传

    一卷。英国李提摩太(Timothy Richard)撰。该书记欧洲八帝王事迹,有亚历山大、凯撒、拿破伦等。现有广学会本。

  • 济世全生指迷方

    见《全生指迷方》。

  • 玉台文苑

    十二卷。此集分为两部分。《玉台文苑》为明江元禧编,《续集》为江元祚编。江氏兄弟,元禧自署醴陵、元祚自署横山。其籍里生卒均不详。疑元禧自托江淹后,袭其侯国之名。其书录女子之文,自周讫明,中间多采小说传奇

  • 嵩崖尊生书

    十五卷。清景日昣(生卒年不详)撰。景日昣字东阳,一字冬阳,号嵩崖,登封(今属河南)人。康熙年间进士,官至户部侍郎。幼习儒学,治《周易》,后因母病学医,研习医经,认为医易同源,业医者应能知常达变。此书为

  • 醒世恒言

    四十卷。明冯梦龙(详见《古今小说》)编撰。白话小说集,为“三言”的第三集。收宋、元、明时期话本、拟话本四十篇,都经过冯氏加工整理,形式、风格统一。此集比《古今小说》、《警世通言》略后问世,所收宋元话本

  • 易学汇说

    一卷。清丁泽安撰。丁泽安详见《易学节解》。全书分三章。第一章论图书,第二章论蓍数,第三章论易学,其观点与《易学三编》同。可视为《易学三编》之续。有《自得斋易学》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