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礼记授读

礼记授读

十一卷。清熊松之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松之,字子容,高安(今江西省高安县)人。道光举人。历任浙江诸暨、慈溪、天台、富阳知县,官至周知。参加编撰《江西通志》。为官有惠政。生平嗜学,尤精通《礼》经。著《礼记授读》十一卷,未竟而卒。书为其孙熊埴影印。书首有徐世昌,柯劭忞、薛时雨三人作的序。劭忞序言明松之创作意旨及是书特点:治小戴礼学,近世朱氏彬《礼记训篡》,本为作义疏之长编,博引诸家,采择评审,大抵羽翼郑学,疏通古义,而无自抒心得之处。郭氏嵩焘《礼记质疑》,往往自逞胸臆,故与前人为难,诋之者,谓质无可质,疑无可疑?其受同时之抨击如此。然苦心探索,其独创之见,亦有不可废者。高安熊子容先生,《礼记授读》,以郑学为标准,以陆《释义》孔疏为津逮,盖先生之意,欲使学者由浅而深,由训诂而推之名物象数,而之义理,虽曰家熟读本,而治经之途径备。治小戴之学盖未有及先生者,惜未成而已捐馆舍,然标明宗旨,发挥义例,使后学有门径可循,其必传后世无疑也(末题庚午春正月,柯劭忞谨识)。对熊氏《礼记授读》评价颇高。书首还有作者自序。是书为熊氏未成之稿本。自《曲礼》至《玉藻》而止,共十一卷。《经文·曲礼》首节,即不全录,也许影印者皆据熊氏自辑之本,下皆仿此。但郑注则全录。孔疏则有删择,例言已述明。宋元诸儒,则多录朱子之说,闻录钦定御案。清代治经者甚多,注释《三礼》者,多采汉注孔疏,而不轻引御案。因治学应兼采旁收,而引御案则近于别黑白而定一尊,是治学之大忌也。而熊氏作是书则引御案较多。但其超越处在他引御案并不妨碍他重郑注,于宋明人注解亦多折衷采用,故自有其成就也。惜影印是书者据熊氏手指,而未录此经全文,于初学者颇不方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郧阳县志

    十卷,清周瑞、定熙修,贾洪诏等纂。周瑞,字芝房,湖南巴陵人,附生,官郧阳知县。定熙,字春圃,满洲人,举人,继周瑞知县事。贾洪诏,字金门,均州人,进士,官云南巡抚。郧阳县志自张杞修后,侯世忠续编志略。周

  • 武宁县志

    ①十卷,清冯其世修,汪克淑等纂。冯其世,字际生,湖北云梦人,恩贡出身。顺治十八年(1661)署任武宁知县。康熙初年,冯其世从事续修县志,至康熙五年(1666)书成付梓。卷一曰建置、沿革,卷二曰县署,卷

  • 星学大成

    十卷。明万民英撰。万民英字育吾,大宁都司(在今河北平泉县)人。嘉靖年间进士,历官河南道监察御史,出为福建布政司右参议。本书取选旧传有关星学之书,排纂成帙,共收书八种:卷一《星曜图例》,卷二《观星节要宫

  • 赐书堂集

    四十卷。清翁照(1676-1755)撰。翁照,字朗夫,一字霁堂,江阴(今江苏常熟)人。乾隆丙辰(1736)荐博学鸿词,因病不试,后又以经学荐,不遇。翁照性醇谨,不作妄语,与大学士嵇曾筠、高斌并称老友,

  • 谚说

    一卷。清毛先舒撰。毛先舒(1620-1688)字稚黄,后改名骙,字驰黄,钱塘(今浙江余杭县)人。明诸生,入清不仕。先后从陈子龙、刘宗周学。喜音韵之学,工诗文,与毛奇龄、毛际可齐名,时称“浙中三毛,文中

  • 十三经义疑

    十二卷。清吴浩(生卒年不详)撰。浩字养斋,江苏华亭(今上海市松江县)人。此书取诸经笺注,标其疑义,进行辨析。对经文的疏证,虽偶有可采,大多却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,往往顾此失彼,不知变通之理,错讹颇多

  • 永团圆传奇

    二卷。清李玉撰。李玉生平详见《一捧雪传奇》(辞目)。是传奇共二十八出。写金陵江纳,其长女虽与蔡文英订有婚约,后嫌其穷困,逼令蔡生退婚。蔡生诉之于官,府尹高谊审理之,欲问江家长女真意,值此长女出奔在外,

  • 四书寻真

    二十卷。清刘所说撰。所说字永庵,直隶浭阳(今属河北)人。是书首有陈世倌、宋梅、谭国桂序。谭序述其言曰:“四书确有真义,余所参解未必遂真。但世之学者由吾未真之说而悟真,未必非寻真之一助。”此为题名“寻真

  • 江苏海塘新志

    八卷,清李庆云撰。李庆云,曾任总办。《江苏海塘新志》光绪十六年(1890)印行本,共八卷。首为图,次为表,次奏疏,次形势,次修筑,次材工,次财用,次善后。江苏省沿海塘工,为人民生计利害所关。在清光绪中

  • 春秋或问

    ① 二十卷。附春秋五论一卷。吕大圭(生卒不详)撰。吕大圭字圭叔,号朴乡,南安(治今江西大余)人,宋代经学家。淳璠进士,官至朝散大夫,行尚书吏部员外郎,兼国子编修,实录检讨官,崇政殿说书。出知漳州军、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