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纪效新书

纪效新书

十八卷。明戚继光(1528-1587)撰。戚继光,字元敬,号南塘,晚号孟诸。世袭登州(今山东蓬莱)卫指挥佥事。父景通,历官指挥使,署大宁(今河北保定)都司,有操行。继光幼倜傥负奇气。家贫,好读书,通经史大义。嘉靖中继承父职,擢署都指挥佥事,备倭山东。嘉靖三十四年(1555),继光年二十八,改佥浙江都司。旋因总督胡宗宪荐,任宁绍台参将。时朝廷武备废弛,倭患愈演愈烈。戚继光于嘉靖三十八年十月,至浙江义乌募兵,义乌素称民风强悍,教以击刺法,长短兵迭用,由是继光一军特精,号为“戚家军”。在浙江九战九捷,荡平浙江倭寇,此后会同另一抗倭名将俞大猷,剿灭福建、广东倭寇。隆庆二年(1568),戚继光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、昌平、辽宁、保定四镇练兵,职权与总督同。戚继光在蓟练士卒,备边事,数十年间蓟门宴然。《明史》本传称“继光更历南北,并声著。在南方战功特盛,北则专主守。所著《纪效新书》、《练兵纪实》,谈兵者遵用焉。”是书乃戚继光于嘉靖三十九年(1560)前后任浙江总兵时所著。“夫曰‘纪效’,明非空言;曰‘新书’,所以明其法,而不泥于法,合时措之宜也。”首为二篇《公移》,一曰《任临观请创立兵营公移》,一曰《新任台金严请任事公移》。一篇《或问》。“盖为当时文臣发也”(《四库提要》)。明代官场积习,己在事中,则攘功避祸,以身之利害为可否,以心之爱憎为是非。己在事外,则嫉忌成功,恶人胜己。故继光为之反复辨论,其意在此。正文十八篇,依次为《束伍篇第一》,自注云:“治众如治寡,分数是也。分数者,治兵之纲也。束伍者,分数之目也。故以束伍为第一,由此而十万一法,百阵一化,咸基于此。”以今言述之,谓选好兵,配备好各种武器,编好队伍,是进行训练的基础。《操令篇第二》,述束伍既明,即当练习号令,熟悉号令,步调一致,此为取胜之本。《阵令篇第三》,述训练士卒熟悉和执行作战条令。《谕兵篇第四》,谕令士卒熟悉禁令。《教官兵法令禁约篇第五》,述官兵应知之内务条令。《比较武艺赏罚篇第六》,言比较武艺,务学实敌本事,不许学“花枪等法,徒支虚架,以图人前美观。”《行营野营军令禁约篇第七》,述训练士卒熟悉有关行军、野营的条令。《操练营阵旗鼓篇第八》,言实战训练。案本篇为全书最重要的一卷。戚继光在抗倭作战时使用的各种阵法和战法,咸集于此卷。《出征起程在途行营编第九》,述训练士伍在敌前运动时应遵守的诸种条令。《长兵短用说篇第十》,述长枪等兵械必短用及诸般用法。《藤牌总说篇第十一》,述藤牌的诸般用法。《短兵长用说第十二》、《射法篇第十三》、《拳经捷要篇第十四》,诸篇具体述弓弩、拳术的训练。《布城诸器图说篇第十五》,言营地戒备和诸种火器,如鸟铳、子母炮、佛狼机、火箭等的使用法。《旌旗金鼓图说篇第十六》,作者有鉴于“东南人不知兵,旗无法制,率如儿戏。或轻难视远,或重难执驰,方色混乱,不可辨认。面临阵分合,更与旗无干。”故详言旌旗、金鼓作战的原则,以救其弊。《守哨篇第十七》,言岗哨、侦察与报警训练。《治水兵篇第十八》,言训练水兵在海上与倭寇作战。是书意在宣谕军众,故语言极其通俗,“率如口语,不复润饰。”书中图文并茂,便于学习。此书“可谓深明形势,不为韬略之陈言”(《四库提要》)。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很高的价值,对后世影响很大,并远传日、韩等国。此书现存最早刊本有明万历二十三年(1595)书林江殿卿明雅堂刻本,藏北京大学、上海图书馆、福建省图书馆等。故宫博物院藏同年徐梦麟刻本。另有明万历十六年(1588)、二十年(1592),崇祯十七年(1644)年的14卷刻本,北京图书馆等有藏。新刊本有马明达点校本《纪效新书》(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年2月版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临县志

    八卷,首一卷。清杨飞熊修,崔鹤龄、李思豫纂。杨飞熊字渭符,号璜溪,江苏淮安县人,出身举人,曾充内廷教习,康熙二十五年(1686)任临县知县。崔鹤龄,邑人,候补内阁中书。临县自古以来为征战之地,明末李自

  • 宁藩书目

    一卷。明朱权编。朱权(1378-1448),自号癯仙、涵虚子、丹丘先生、大明奇士等,明太祖第十六子。初封于大宁,世称宁献王。燕王起兵,朱权以兵相助。成祖即位,改封南昌。成祖削夺王权后,朱权筑精庐一宇,

  • 雕菰楼集

    二十四卷。《蜜梅花馆文录》一卷。《诗录》一卷。清焦循(1736-1820)撰。焦循,字理堂,一字里堂,晚号里堂老人,江都甘泉(今江苏扬州)人。嘉庆六年(1801)举人。应礼部试不第。回家奉母,不求仕进

  • 慎言

    十三卷。明王廷相(1474-1544)撰。王廷相字子衡,号浚川,仪封(今河南兰考)人。少时以诗、文出名。弘治十五年(1502),进士及第。选为翰林庶吉士,后授兵科给事中。他为人正直,不阿权贵,仕途中两

  • 宋四家诗

    四卷。不著编辑者名氏。所谓“四家”:一为施枢《渔隐横舟稿》,一为徐集孙《竹所吟稿》,一为林希逸《竹溪十一稿诗选》,一为敖陶《孙臞翁诗集》。不解何以取此四家,配为一集之意。殆偶得宋名贤小集之残本,编为一

  • 周易浅解

    四卷。清张步瀛撰。张步瀛字翰仙,河南新安人。康熙三十年(1691)进士。该编题其父含命意而步瀛笔受,过去房融在评《楞严经》时称为笔受,此注经而沿袭佛教的称法,可能是未检之故。其凡例说“家传易学已历六世

  • 燕石集

    十五卷。元宋褧(1292-1344)撰。褧字显夫。大都(今北京)人。元泰定元年(1324)进士。累官翰林直学士、兼经筵讲官。褧博览群书,与其兄本先后入馆阁,俱有文集行世,时人称之为“二宋”。褧集为其侄

  • 兵法圆机

    见《兵经》。

  • 群经理话

    二卷。清张楚钟(详见《四书理话》撰。此书上卷言《周易》,下卷言《尚书》、《诗经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春秋左氏传》、《春秋公羊传》、《春秋穀梁传》、《孝经》、《尔雅》。此书以《周易》为主,

  • 岭南文献补遗

    六卷。明杨瞿崃(生卒年不详)编。杨瞿崃字稚实,福建晋江人。万历进士,官累江西提学副使。著有《易互》等多种。广东提学张邦翼曾撰《岭南文献》三十二卷。杨瞿继为提学,复续辑此书。杨瞿崃自序称:张刻详于人,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