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经典通用考

经典通用考

十四卷。清严章福纂。章福字秋樵,浙江归安(今吴兴县)人,诸生。潜心小学训诂,成《说文校议议》三十卷,另有著录。此书首有自序,作于咸丰丁巳年(1857),末有后序,作于咸丰辛酉年(1861)。此书大旨以为,唐虞三代文字无多,多假借,当以今文释古文,如郑康成笺注,每谓某读为某,某读如某,陆德明音义每谓某《说文》作某,就是这个意思。或以古文别今文,如《说文》或言读若某,或言读与某同,或复举一曰,或引经异文,就是这个意思,如此则假借之义明,而古文亦借以得传。然学者每以假借为正字,以至把今文视为古文,把古文当作今文,颠倒舛错,滞执不通。因而纂成此书,以《说文》为主,因为《说文》皆正字,经典多假借。经典中有的是本无其字而假借,也有先假借而后有字的。通用也是假借之类。因而以十三经假借字,依《说文》部次,某为正字,某为通借字,或字相同而义别,或字相似而义别,一一辨而析之。此书所为,确有依据。如“公”字,谓据《小雅》“以奏肤公”,传:“公,功也。”《说文》作“功”,云“以劳定国也。”而五等之爵首的“公”和《尚书微子之命》“庸建尔于上公”的“公”,疑即此“功”字。又谓《尔雅·释亲》“夫之兄曰兄公,夫之姊曰女公。”《说文》作“伀”,云“志及众也,公平分也。”“公”与“伀”义略同。兄公女公,即“伀”字引申,而《汉书·贾谊传》“与公并据”,《史记·毛遂传》“公等碌碌”,疑即此“伀”字。如此之类,不为无见。惟惜不多见。此书又鉴于《说文》重文最难检,别辑《重文便检》,附于卷末。书刊于1917年,其后有刘承幹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景陵县志

    ①十二卷,清李馨修,吴泰纂。李馨,字兰若,陕西狄道人,贡生,康熙初官景陵知县。吴泰,字梅里,号岳宗,景陵县人,库生。景陵县志由宋浙江嘉定人林英发创修,其后有弘治志、嘉靖志、天启志,俱佚。康熙初年,李馨

  • 癸巳类稿

    十五卷。清俞正燮(1775-1840)撰,俞正燮字理初,安徽黟县人。道光举人。晚年主讲江宁惜阴书院。学识渊博,精通诸子百家,长于考据。本书因辑成于清道光十三年(1833)癸巳,故题为《癸巳类稿》。此书

  • 匡谬正俗

    八卷。唐颜师古撰。颜师古(581-645)名籀,字师古,一作思古,以字行;一说字籀。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市)人,祖籍琅玡临沂(今山东临沂县)。颜之推孙。隋仁寿中荐授安养尉,不久弃归长安,以教授为业。高

  • 灌研斋集

    四卷。清李元鼎(1595-1670?)撰。李元鼎字吉甫,号梅公。吉水(今居江西)人。明天启二年(1622)进士,官至光禄寺少卿。曾投降李自成农民军,后又归顺清朝,官至兵部左侍郎。顺治八年(1646)获

  • 长治县志

    ①八卷。清于公胤、姜宣纂修。于公胤字星沙,湖南善化县(今长沙)人。副贡生,顺治十八年(1661)任长治县知县,后升刑部主事。姜宣字西岩,湖北武昌县(今属武汉)人,进士出身,康熙八年(1669)任长治知

  • 易释

    ①清黄式三所著易学著作。四卷。黄式三字薇香。定海人。此书第一卷为象爻合释。对古易注中随文曲衍、彖爻矛盾、爻爻矛盾的现象给予匡正。第二卷为同辞合释。解决了同一词语在易注中却前后矛盾。不合易例的现象。第三

  • 歧路灯

    清李海观(1707-1790)撰。李海观字孔堂,号绿园,河南宝丰县人。他出身于农村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,三十岁时中乾隆元年恩科举人。但在中举之后,科名上并不顺利,从三十岁到四十岁共逢三次会试,皆落第,继

  • 鸿濛室墨刻

    四卷。方玉润书。方玉润字友石。曾官麟游县知县,此帖光绪十六年(1890)刻成。第一卷摹古器铭数十种。第二卷临唐太宗、唐高宗、汉张芝、钟繇、皇象、晋索靖、王羲之、王献之,梁萧子云、沈约、隋僧知果。第三卷

  • 国朝柔远记

    二十卷。清王之春(1842-?)撰。王之春,湖南清泉(今衡阳)人,字爵棠,又作芍棠,为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后裔。青年时期投身幕府,曾随曾国藩、李鸿章等征战,累官至安徽巡抚、广西巡抚。著述甚富,有《防海

  • 壮怀堂诗稿

    二十卷。清林直(1826-?)撰。林直字子隅,侯官(今福建福州)人。林直以诸生参与戎幕,出佐大府,后林直擢升监司,曾率孤军与太平军作战,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,后官至知府。同治二年出游广东。同治十二年以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