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经典释文考证

经典释文考证

十卷。清卢文弨撰。卢文弨生平见“重校方言”。卢氏校刊《经典释文》之后,别为《考证》,学者赞为精审。《考证》附于抱经堂本《经典释文》之后。

三十卷。卢文弨(详见卢文弨录《五经正义表》条)撰。唐著名经学家陆德明(详见《经典释文》条)撰《经典释文》一书。清《四库全书提要》称“残膏剩馥沾溉无穷者也”,但清《四库全书》所收为“通志堂刻本”。清何焯点校《经解目录》,曾讥顾湄“校勘之疏”,自不及卢本《经典释文考证》精善。卢本“考证”与“释文”分刻。其中如“冠义”、“乡大夫”、“乡先生”,音义并音“香下”。谓注云,“乡先生同乡老而致仕者”。《正义》云,“见于乡大夫”,谓“在朝之乡大夫也”。以注疏推之,经文“乡大夫”当作“卿大夫”。而疏之两“”字,亦“卿”之讹,见于“大夫不当遗卿”,注于“乡先生”始释为“同乡”。则上本不作“乡”字可见。若指《地官》之“乡大夫”,则更加偏颇。此字沿误已久,陆氏也不能辨,一经文弨剖析,昭然疑释。然也不无失者,《陈风》“衡门以乐”,卢本又作“下”,载臧生云,“‘郑作“饥”,不云“乐”当为“”。’是经本(陆德明本)作‘’也”。卢《正义》引王肃、孙毓,皆云“‘可以乐道忘饥’,是《传》中‘乐道忘饥’之言,非《毛诗》本义,乃肃所私撰,而孙毓从之也。以‘乐饥’为‘乐道忘饥’,说甚支离,必非毛语”。按臧生即臧庸,喜攻王肃,其论多偏。《韩诗外传》曰:“虽居蓬户之中,弹琴以咏先生之风,有人亦乐之,无人亦乐之,亦可发愤忘食矣。”下即引“诗可以疗饥”。韩与毛传“可以乐道忘饥”正同。又怎么能说王肃是“私撰”呢?臧庸之语不足为信。卢本又“郊特牲饷禘”音“药下”。今音注“药”,怎能以“乐”音之,况且“乐”有两音。检校韵书,从无“禘”音“药”者。陆德明业已谬误,卢文弨错舛又更远。不知此“禘”,盖“禴”之讹字。“郊特牲”云,“故春禘而秋尝。”注此“禘”当为“禴”之误也。“祭义”又云,“故禘有乐而尝无乐”。《正义》据《王制》云,“春礿夏禘”。《周礼·大宗伯》,“春祠夏禴”。今云“春禘”为夏殷礼,以“郊特牲”注“禘”当为“礿”,则此“春禘”亦当为“礿”。那么,“郊特牲”已注而破之,不复言也。这些均为陆德明、卢文弨偶有失察之处。然而,瑕不掩瑜,卢氏抱经堂本仍不愧为诸本中最为“精审”者。卢氏“经典释文”三十卷,收于《抱经堂丛书》。此书与《抱经堂文集》三十四卷,1923年北京直隶书局影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徐州府志

    二十五卷。清吴世熊、朱忻修,刘庠、方骏谟纂。吴世熊,字紫湄,浙江仁和(今杭州市)人,同治九年始任分巡河务兵备道。朱忻,字忻泉,浙江山阴(今绍兴市)人,同治六年始知徐州知州。刘庠,字慈民,号钝叟,江西南

  • 五经备解

    不分卷。清周封鲁辑。封鲁字东山,湖北天门县人。此书无序例,凡《易经》三百五十条,《书经》四百九十二条,《诗经》四百五十六条,《礼记》三百五十五条。凡涉及典故及义理的,择采一家之说,或兼采数家之说,只是

  • 左传官名考

    二卷。清李调元(详见《易古文》)撰。卷首有自序,称春秋时的职官名称见于《左传》者不一而足,于是在公余之暇,取《左传》温习,凡遇诸国官名,各分别抄录,并附载注疏之说于下,与《周官》参校。有国异而官名相同

  • 施氏诗说

    一卷。唐施士丐撰,清马国翰辑。据韩愈《施先生墓志铭》(《韩昌黎全集》卷二十四)知士丐卒于贞元十八(802)年十月十一日,年六十九岁,则其生年应是开元二十一(733)年。士丐在太常十九年,历任四门助教、

  • 牧斋遗事

    一卷。撰者不详。该书记明末清初钱牧斋遗事二十六则,附俞嘉言治病数则、河东君传、赵水部杂志四则、八十翁评初学集、柳姬小传。书前有牧斋迹略一篇。现有缃云楼抄本、瞿氏菰村渔父藏抄本、《虞阳说苑》甲编本。

  • 周易宗义

    十二卷。明程汝继撰。汝继字志初,又字敬承。江西婺源人。万历二十九年(1601)进士,官至袁州府知府。该书《凡例》云:“以朱子《本义》为宗,故名曰《宗义》。”但也往往有与《本义》不合者。朱之蕃为此书作《

  • 左氏春秋集说

    十卷。附《春秋凡例》二卷。清朱鹤龄(详见《尚书埤传》)撰。鹤龄长于笺疏之学,所著《尚书埤传》、《诗经通义》、《读左日抄》,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有著录。《左氏春秋集说》朱彝尊《经义考》著录为十二卷,注云

  • 小戴礼记注

    无卷数。东汉卢植(159-192)撰,清王谟辑佚。卢植字子干,涿郡(今河北省涿县)人,官至九江太守。少与郑玄俱从马融受学,著有《尚书章句》、《三礼解诂》等书。事迹具《后汉书》本传。是书隋志著录作十卷,

  • 曙海楼帖

    四卷。清王寿康刻刘墉之书。刘墉(1719~1804)为清代著名书家。字崇和,号石庵。山东诸城人。官至东阁大学士。工书,尤长于小楷,书风用墨厚重,貌丰骨劲。此帖于道光十五年(1835)刻成,兵燹后石损大

  • 孙子书校解引类

    三卷。明赵本学撰。赵本学字虚舟,福建晋江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据《明史·俞大猷传》,赵氏为俞大猷师。其人精通《易》理,以《易》推衍兵家奇正虚实之权,著《韬钤内外篇》、《孙子本义》等书。结庐闭户,不求闻达,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