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经句说

经句说

二十二卷。清吴英(生卒年不详)撰。吴英字简舟,江苏吴县(今苏州市)人,诸生,生平不详。本书初次刊刻,只有四卷,继之为七卷、十卷,最后增订成二十二卷,因此《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列为三条,现合为一条。卷首有自序两篇,前序时间为嘉庆乙亥,后序时间是嘉庆戊寅,当时本书尚未刊竣。本书用力颇勤,采摭颇广,不仅对古籍多所征引,而且对顾炎武、陈启源、吕留良、马骕、钱时、惠栋、毛奇龄、戴震、徐文靖、阎若璩、臧琳、方苞、冯景、翟濯、梁玉绳、汪中、钱塘、王鸣盛等的著作,都曾加以称引。所说不分经而以人分类,大体上是就经文中的某一句或数句,征引群说,而不分汉宋,有时独抒己见,往往见解新颖。如说伯夷、叔齐饿死首阳山下之事,认为汤、武革命,孔子称为“顺乎天而应乎人”,伯夷、叔齐不应有叩马而谏和不食周粟之事。而且武王伐纣之时,可能伯夷、叔齐已经死了。《孟子》说:“伯夷避纣居北海之滨,闻文王作,兴曰:‘盍归乎来,吾闻西伯善养老者。’”这里说的“闻文王作”,一定是在文王行政初盛之年,其时夷、齐已称大老,又怎能等到武王伐纣时还在人世呢?又考证孤竹国在辽西,夏商时属冀州,首阳山在蒲州,是古代蒲坂,也属冀州,当夷、齐让国而逃,是从西北来到东南,未离冀州,所说挨饿,是在未听说西伯善养老之前。而疏却说,让位至周,等武王伐纣后,义不食周粟因此在首阳山下采薇而食,终于饿死。不想一想从丰邑到蒲坂,路途千里,又哪里是老人枵腹能至?此说发前人之所未发,令人大快。其他持论,也大都斟酌不苟。只是有时好引宋儒陈说作无谓之辨,稍显不知体要,又每每以自己的见解论证是非,有时未免空无依傍,自为论断。本书有嘉庆十五年四卷本,竹石轩自刻十卷本,嘉庆二十二卷本,璜川吴氏经学丛书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玉海

    二百卷。附《辞学指南》四卷。宋王应麟(1223-1296)撰。王应麟字伯厚,号深宁居士。原籍汴,后迁居庆元府(今浙江鄞县)。南宋学者。宋理宗淳祐元年(1241)进士。官西安主簿,太常博士、秘书郎、礼部

  • 二麓正议

    三卷。明汤光烈、汤頀著。两人生卒年均不详。汤光烈,号西麓江西新建(今南昌)人。官海丰县教谕。汤頀号小麓,乃光烈之子。尝受业于张元祯。元祯携之入都欲荐之于朝,然因元祯卒而未成。光烈于正统中曾上《御戎疏》

  • 嬾真初集诗选

    八卷。清张用天(约1729年前后在世)撰。张用天字用六,号诚庵,娄县(今江苏昆山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本集刻于乾隆甲子(1744),用天作序。其诗气体匀整,而捶字往往未坚,句法亦多沿袭。该书《四库全书总

  • 周易本义拾遗

    六卷。清李文炤撰。李文炤字朗轩,长沙(今属湖南)人。康熙癸已年举人。其书采用朱子古本合并为六卷。自序说,“《本义》于辞多得之,而于象未深考,因为补葺”。解释经文则以象数为主,解释传则以义理为归。各条载

  • 蠙庐诗钞

    十卷。清王荫槐(1782-?)撰。王荫槐,字味兰,号子和;家有偶园,自号偶园荷锄者。盱眙(今属江苏省)人。他于道光癸酉乡举后七上春宫皆不第,丙戌挑二等改校官将及,以亲老乞停选,终养于家。五十岁时,刻有

  • 读易杂说

    一卷。清陈世熔撰。陈世熔字大冶,又字雪楼。安徽怀宁人。道光十五年(1835)进士。官甘肃知县。此书杂说三连、六断、仰盂、覆碗、中虚、中满、上缺、下断。如第一讲奇偶象形,说奇为一,象天为乾。偶为一一,象

  • 马可波罗行纪

    意大利威尼斯商人马可·波罗(Marco Polo,1254-1324)的旅行记。1271年,年轻的马可·波罗随父、叔来中国,1275年抵达上都,并在中国侨居十七年,多次奉命出使各地。1291年,他获准

  • 春秋左氏传古例诠微

    一卷。刘师培撰。刘师培祖孙四代都以《左传》名家。刘师培认为《左氏春秋》成于先秦,是传经之作,否定刘歆伪作说。只不过《春秋》经与《左氏传》原来都是两书单行,不相比附,自从杜预作《春秋经传集解》,发凡起例

  • 龟陵集

    二十一卷。《诗集》十四卷。明蔡忠尧撰。忠尧字仲文,号东郭子。浙江临海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嘉靖十六年(1537)举人。官松溪教谕。是时,以方正学的《逊志斋集》为大宗,忠尧与正学同乡,深得其“义理”、“道德”

  • 断肠词

    一卷。宋朱淑真(约1131年前后在世)撰。淑真自号幽栖居士,浙江海宁人。其生平详见《断肠集》(辞目)。是集前有“纪略”一篇,称为“文公侄女”。但朱熹自为新安人,流寓闽中。考年谱世系,亦别无兄弟,疑依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