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经解入门

经解入门

八卷。章炳麟(1869-1936)撰。章炳麟初名学乘,字枚叔(一作梅叔),号太炎,曾改名绛。浙江余杭人。中国近代革命家、思想家。章炳麟早年曾受过严格的中国传统的古典文化教育,师事清经学大师俞樾。在文学、历史学、语言学等方面都有所贡献。他宣传革命的诗文,影响很大,但文字古奥难解。其著书颇多,有《章氏丛书》、《章氏丛书续编》、《章氏丛书三编》等。《经解入门》八卷系章炳麟早年之作,因当时人微言轻,恐怕不被人重视,于是伪托江藩之名传播于世。因此,至到现在刊行于世的各种版本,署名者仍为江藩。但是在书中可以多处看到江藩以后的人所发挥的义例,并且全录张之洞、俞樾诸人的言论也不少,而江藩逝世时张之洞还没出生,俞樾才九岁。由此可见《经解入门》决非江藩所作。但终归不知《经解入门》出自于章氏之手,此书最初有光绪戊子石印本(戊子,光绪十四年,1888年),章炳麟当时二十二岁。书首有阮元为之作的《叙言》。此序也是伪托的权威之言。因为在阮元的《揅经室文集》中没有此序。还有值得怀疑的是作《叙言》的时间是“道光十二年岁次壬辰”(1832年),而且标明“协办大学士两广总督阮元序”,事实上阮元已于道光六年(1826)调离两广而任云贵总督。《经解入门》共八卷,分为五十二题。卷一各题,总论《经解入门》的成书过程及源流、内容;卷二至卷三各题,叙述历代经学的兴废流别;卷四各题,介绍经学与他学的关系及讲经者应注意的事项;卷五各题,论述小学音韵目录及训诂考据之学;卷六卷七各题,论述讲经的规则;卷八为附选,即经学论文十五篇。此书精心建构,录选篇目甚精,议论严肃公正,最适合于初学者浏览。若能精读,尤能悟出门道,由浅入深,循序渐进,是精通经学的渡口和桥梁,所以此书在当时流行最广。有文化学社印本、天津市古籍书店影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河县志

    ①四卷。清李云景修,伍三秀等纂。李云景,字青嵋,福建晋江人,副榜贡士,康熙九年(1670)来任五河县知县。伍三秀,邑人。五河志书,创自明嘉靖四十五年,知县潘槐等捃摭采访,列其大略。入清后,散逸不可复纪

  • 晋安帝阳秋

    即《王韶之晋安帝纪》。

  • 诗经旁通

    十五卷。元梁益(生卒年不详,据《元史》记载,享年四十六岁)撰。梁益字友直,号庸斋,祖先为福州人,又自号三山。江阴(今属江苏)人。梁益博通文史,一生不仕,教授乡里,广收学徒。“学术醇正,为世师表”(《元

  • 木钟台集

    无卷数。明唐枢(详见《宋学商求》条)撰。此编共收唐枢所著理学之书二十九种,即《礼元剩语》一卷、《真谈》一卷、《一庵语录》一卷、《游录》一卷、《周礼因论》一卷、《因领录》一卷、《三一测》一卷、《咨言》一

  • 东堂集

    十卷。宋毛滂(1055左右-1120左右)撰。毛滂,字泽民,衢州江山(今浙江江山县)人。官至祠部员外郎,知秀州。因其曾知武康县,县有东堂,因此以其为集名。元祐中,苏轼守杭州,滂为法曹,官期满,至富阳,

  • 李克书

    一卷。周李克(生卒年不详)撰。清马国翰辑。“李”或作“里”,古字通用。李克为魏文侯之相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载儒家《李克》七篇。佚已久矣。然《文选·魏都赋注》,明引《李克书》三语,最可珍贵;马国翰又从他书

  • 逸茜阁遗诗

    清多敏(生卒年不详)撰。多敏,字惠如,满洲人,姓喜塔腊氏,嫁长白冯佳氏。夫名松椿,由部曹官至漕运总督。多敏随夫出游,途经山西、山东、江南名胜之地,多有题咏,而集中所载寥寥。统观全集,多为作者病中所吟。

  • 灸砚集

    一卷。清曹仁虎(1731-1787)编。生平事迹见《刻烛集》条。此集为曹仁虎与其同年友在京邸为消寒会,相与酬和之作。其会旬日而一举,会必有诗,或拈韵,或分题。始于乾隆三十五年(1770),迄乾隆三十八

  • 蟹略

    四卷。宋高似孙(详见《剡录》)撰。是书以傅肱《蟹谱》为基础,广泛搜集资料编辑而成。卷一,为蟹原、蟹象。蟹原,主要引用古代典籍,说明蟹名的由来。蟹象,主要引用古代典籍、名人诗句,述说蟹的形状、习性、味道

  • 闽杂记

    十二卷。清施鸿保撰。施鸿保,字可斋,浙江钱塘(今杭州市)人,道光四年(1824)邑庠,一生14次应试乡举,皆不中,乃弃笔从幕,多居江西、福建。而居福建尤久,足迹遍及闽江上下游。此编即其从幕闽中时作。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