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缁衣

缁衣

子言之曰:“为上易事也,为下易知也,则刑不烦矣。”

子曰:“好贤如《缁衣》,恶恶如《巷伯》,则爵不渎而民作愿,刑不试而民咸服。《大雅》曰:仪刑文王,万国作孚。”

子曰:“夫民教之以德,齐之以礼,则民有格心。教之以政,齐之以刑,则民有遁心。故君民者子以爱之,则民亲之;信以结之,则民不倍;恭以莅之,则民有孙心。《甫刑》曰:苗民匪用命,制以刑,惟作五虐之刑,曰法。是以民有恶德,而遂绝其世也。”

子曰:“下之事上也,不从其所令,从其所行。上好是物,下必有甚者矣。故上之所好恶,不可不慎也,是民之表也。”

子曰:“禹立三年,百姓以仁遂焉,岂必尽仁?《诗》云:赫赫师尹,民具尔瞻。《甫刑》曰:一人有庆,兆民赖之。《大雅》曰:成王之孚,下土之式。”

子曰:“上好仁,则下之为仁争先人。故长民者章志,贞教,尊仁,以子爱百姓,民致行已以说其上矣。《诗》云:有梏德行,四国顺之。”

子曰:“王言如丝,其出如纶。王言如纶,綍,故大人不倡游言:可言也不可行,君子弗言也。可行也不可言,君子弗行也。则民言不危行,而行不危言矣。《诗》云:淑慎尔止,不愆于仪。。”子曰“君子道人以言,而禁人以行,故言必虑其所终,而行必稽其所敝,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。《诗》云:慎尔出话,敬尔威仪。《大雅》曰:穆穆文王,于缉熙敬止。”

子曰:“长民者衣服不贰,从容有常,以齐其民,则民德壹。《诗》云:彼都人士,狐裘黄黄。其容不改,出言有章,行归于周,万民所望。”

子曰:“为上可望而知也,为下可述而志也,则君不疑于其臣,而臣不惑于其君矣。尹吉曰::唯尹躬及汤,咸有壹德。《诗》云:淑人君子,其仪不忒。”

子曰:“有国家者章善恶,以示民厚,则民情不贰。《诗》云:靖共尔位,好是正直。”

子曰:“上人疑则百姓惑,下难知则君长劳。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,慎恶以御民之淫,则民不惑矣。臣仪行,不重辞,不援其所不及,不烦其所不知,则君不劳矣。《诗》云:上帝板板,下民卒。《小雅》曰:“匪其止共,惟王之邛。”

子曰:“政之不行也,教之不成也,爵禄不足劝也,刑罚不足耻也。故上不可以亵刑而轻爵。《康诰》曰:敬明乃罚。《甫刑》曰:播刑之不迪。”

子曰:“大臣不亲,百姓不宁,则忠敬不足,而富贵已过也。大臣不治,而迩臣比矣。故大臣不可不敬也,是民之表也;迩臣不可不慎也,是民之道也。君毋以小谋大,毋以远言近,毋以内图外,则大臣不怨,迩臣不疾,而远臣不蔽矣。叶公之顾命曰:毋以小谋败大作,毋以嬖御人疾庄后,毋以嬖御士疾庄士,大夫卿士。”

子曰:“大人不亲其所贤,而信其所贱,民是以亲失,而教是以烦。《诗》云:彼求我则,如不我得。执我仇仇,亦不我力。《君陈》曰:未见圣,若己弗克见;既见圣,亦不克由圣。”

子曰:“小人溺于水,君子溺于口,大人溺于民,皆在其所亵也。夫水近于人而溺人,德易狎而难亲也,易以溺人。口费而烦,易出难悔,易以溺人。夫民闭于人而有鄙心,可敬不可慢,易以溺人。故君子不可以不慎也。《大甲》曰:毋越厥命以自覆也。若虞机张,往省括于厥度则释。《兑命》曰:唯口起羞,唯甲胄起兵,唯衣裳在笥,唯干戈省厥躬。《大甲》曰:天作孽,可违也;自作孽,不可以逭。尹吉曰:唯尹躬天,见于西邑,夏自周有终,相亦唯终。”

子曰:“民以君为心,君以民为体。心庄则体舒,心肃则容敬。心好之,身必安之;君好之,民必欲之。心以体全,亦以体伤;君了民存,亦民民亡。《诗》云:昔吾有先正,其言明且清,国家以宁,都邑以成,庶民以生。谁能秉国成?不自为正,卒劳百姓。《君雅》曰:夏日暑雨,小民唯曰怨。资冬祁寒,小民亦唯曰怨。”

子曰:“下之事上也,身不正,言不信,则义不壹,行无类也”。子曰:“言有物而行有格也,是以生则不可夺志,死则不可夺名。故君子多闻,质而守之;多志,质而亲之;精知,略而行之。《君陈》曰:出入自尔师虞,庶言同。《诗》云:淑人君子,其仪一也。”

子曰:“唯君子能好其正,小人毒其正。故君子之朋友有乡,其恶有方。是故迩者不惑,而远者不疑也。《诗》云:君子好仇。”

子曰:“轻绝贪贱,而重绝富贵,则好贤不坚,而恶恶不著也。人虽曰不利,吾不信也。《诗》云:朋友攸摄,摄以威仪。”

子曰:“私惠不归德,君子不自留焉。《诗》云:人之好我,示我周行。”

子曰:“苟有车,必见其轼;苟有衣,必见其敝。人苟或言之,必闻其声;苟或行之,必见其成。《葛覃》曰:服之无射。”

子曰:“言从而行之,则言不可饰也。行从而言之,则行不可饰也。故君子寡言而行,以成其信,则民不得大其美而小其恶。《诗》云:白圭之玷,尚可磨也。斯言之玷,不可为也。《小雅》曰:允也君子,展也大成。《君奭》曰:昔在上帝,周田观文王之德,其集大命于厥躬。”

子曰:“南人有言曰:人而无恒,不可以为卜筮。古之遗言与?龟筮犹不能知也,而况于人乎!《诗》云:我龟既厌,不我告犹。《兑命》曰:爵无及恶德,民立而正事。纯而祭祀,是为不敬。事烦则乱,事神则难。《易》曰:不恒其德,或承之羞。恒其德侦,妇人吉,夫子凶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全赋会

    五十卷。不著编辑者名氏。皆南宋程试之文。案宋礼部科举条例,凡赋限三百六十字以上成。其官韵八字、一平一仄相间,即依次用。若官韵八字不相间,即不依次用,其违式不考之目,有诗赋重迭用事,赋四句以前不见题、赋

  • 何氏丛书五种

    二十卷。清何元锡(1766-1829)编。何元锡字梦华,又字敬祉,号蛇隐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监生。精于簿录之学。家中藏书甚富,所藏书以及金石等多有条贯。其中的善本精抄书,做“获经堂”书屋藏之。元锡

  • 西河杂笺

    一卷。清毛奇龄(1623-1713)撰。毛奇龄字大可,号初晴,又以郡望称西河,浙江萧山人。康熙时,任翰林院检讨、明史馆纂修官等职。治经史及音韵学,能散文诗歌,通音律,著有《四书改错》、《西河诗话》、《

  • 陆子

    一卷。原题晋陆云(生卒年不详)撰,清马国翰辑。陆云,字士龙,吴人,官至清河太守,《晋书》有传。撰有《陆云集》三百四十九篇,《新书》十篇(即隋唐志所著录的《陆子》十卷)。陆云所撰诸书久已亡佚。清马国翰从

  • 平海心筹

    二卷。清林福祥(1814-1864)撰。林福祥,字亮予,号季薇(或作季眉),广东香山(今广东中山)人,出身世家大族。鸦片战争爆发后,谒见广州知府,陈述战守方略,未被采纳。后招募水勇,组成“平海营”,镇

  • 梅岩小稿

    三十卷。明张旭(约1487前后在世)撰。张旭字廷曙,号阳堂主人,休宁(今安徽休宁县)人,生卒年不详。明成化十年(1474)举人,历官孝丰、伊阳、高明三县知县。著有《梅岩小稿》。此稿凡三十卷。其中诗二十

  • 春秋经传合编

    三十卷。《杂说》一卷,《书法汇表》三卷,《辨疑》二卷。清杨丕复(详见《仪礼经传通解》)撰。该书将《春秋》经文及《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穀梁传》三传合编在一起,便于读者诵习比较。附录《杂说》一卷,辑录历

  • 宾退录

    十卷。南宋赵与时(生卒年不详)撰。赵与时字行之,一说字德行,大梁(今河南开封)人。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。生平事迹不详,《宋史》无传,志乘亦不载其名,惟赵孟坚《彝斋文编》有《从伯故丽水丞赵公墓铭》一篇,谓

  • 九州山水考

    三卷。清孙承泽(详见《尚书集解》)撰。《九州山水考》将《禹贡》篇所涉及到的山水等加以分类,并以类相从。共分山四十三座,其中正导的二十七座,杂见的十六座;水四十二条,其中正导的九条,杂见的三十三条;又附

  • 雅颂正音

    五卷。明刘仔肩(约1382前后在世)编。刘仔肩字汝弼,鄱阳(今属江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洪武三年(1370),因荐应召入京,集当时之诗为此编。所收上至公卿,下至衲子,凡五十余人,刘仔肩所作亦附其中。编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