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群经释地

群经释地

一卷。清戴清(详见《四书典故考辨》)撰。本书原为十卷,刘文淇所作《戴清传》,载有戴清自序,说有《书经》、《诗经》、《周礼》、《礼记》各一卷,《春秋三传》三卷,《尔雅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各一卷。现传抄本没有这一序言,刻本则有。刘文淇为戴清《四书典故考辨》作序,也称其有“《群经释地》十卷稿藏于家,未能付梓,谨于二书中,各择数条,编为两卷”,以后的刻本就是刘文淇编定之本。本书计有《书》十一条、《诗》八条、《周礼》二条、《礼记》二条、《春秋三传》五十五条、《尔雅》四条、《论语》一条、《孟子》一条,对于旧说,颇有订正,而且都以当时地名解释,比较便于检览。书中最确当的,如“东山”条,《集传》只泛说“东山”是所征之地,戴清援引《史记·吴起传》:“殷纣之国,左太行,右孟门”,而河北之山,以太行最大,秦汉以来,说山东、山西,均指太行山。周师从西向东,因此说“东山”。“鬼侯”条,《集说》认为是鬼方,戴清认为孔疏所引《周本纪》作“九侯”,“九”与“鬼”声音相近,徐广《史记注》:“邺县有鬼侯城”,而邺县故城在当时临漳县西四十里,所以《集说》认为是鬼方,不对。“阳侯缪侯”条,孔疏认为是两个君王的谥号,戴清根据《春秋·闵二年》“齐人迁阳”,《后汉书》注:“在阳都,今沂州府沂水县南有故城”,又根据段玉裁说,缪侯就是《淮南泛论训》中的蓼侯,而高诱注:“蓼,偃姓,国则其地当在庐江。”确定这二者为地名。“平畤”条,杜注只说“平畤”是周邑,戴清根据《说文》“天地五帝所基址日畤”,颜注《汉书·郊祀志》:“祠之必于高山下畤,命曰畤”,认为此邑一定近于周王室郊祭天的地方,当在洛阳县境。“有穷”条,《水经注》“鬲县故有穷国”,汉代鬲县故城,在当时济南府德州北,阎百诗驳称,鬲县古有鬲氏之地,有穷氏不应并域而居。戴清根据《水经注》“有穷水,源出安丰县穷谷,北流注于淮”,而安丰故城在当时颍州府霍丘县西南,穷水在县西,认为有穷之国,尚属有据可寻。其他条征实大多如此。只是开篇“十二州”条,孔《传》分冀州为幽州、并州,分青州为营州,蔡《传》加以因袭,戴清又根据蔡《传》而定其州域,颇感未妥。顾炎武说幽、并、营在九州之外,近人有说《尧典肇》“十有二州”之文,是王莽时刘歆等人窜入,都不为无见。戴清对此未曾深加考证。有传抄本,咸丰元年刘文淇刊本,《戴静斋先生遗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鲁礼禘祫志

    一卷。汉郑玄(详见《周礼郑氏音》)撰,清马国翰辑。是书以周礼在鲁,因依《春秋》经传所书禘祫事互相参校,以其所书,推其所不书,犹后仓等推士礼而致于天子之意。其言曰:“儒者之说禘祫也,通俗不同,学者竞传其

  • 周易考异

    二卷。清宋翔凤撰。宋翔凤字于庭。长洲人。嘉庆庚申(1800)举人,湖南知县。于经学极有研究。此书专门考证各家易注中的异文异义,大体与李富孙的《周易异文笺》相比照,并各有优劣。李书于异文搜罗详备,而宋氏

  • 宝颜堂秘笈

    二百二十六种,四百五十七卷。明陈继儒(详见史部《建文史待》)编辑。“宝颜堂”为编者书室之名。丛书分为正、续、广、普、汇、秘六集,主要有:宋周密《云烟过眼录》、元吾丘衍《学古编》、梁庾肩吾《书品》、明袁

  • 临安志

    一百卷。宋潜说友纂。潜说友,字君高,南宋浙江处州缙云(今浙江缙云县)人。淳祐四年(1244)进士,官历南康军、浙东安抚使、两浙转运副使兼知临安府。以户部侍郎转尚书,官至明殿学士。知平江府(今江苏苏州)

  • 孟子性善备万物图解

    清刘光蕡(详见《大学古义》)撰。是书卷首只一图,与其所解不甚照应。据所为解,应有气圈,形圈,物圈,人圈,心圈,身圈,家国天下圈等,此书俱无。唯所解颇多精义。如孟子论性善,都是据继善成性以后说,即是据气

  • 南都应试记

    一卷。明吴应箕(1594-1645)撰。吴应箕,字风元,更字次尾,安徽贵池县人,明末学者。崇祯十五年(1642年)副榜举人,早年入复社,后为复社重要骨干和领袖。能古文诗词,有匡济之才,负一时盛名,公卿

  • 隆平集

    二十卷。旧本题为宋曾巩撰。曾巩字子固,南丰人。嘉琇二年(1057年)进士,曾任太平州司法参军、集贤校理,出知福州、明州等地。神宗时官至中书舍人,《宋史》有传。考证曾巩生平事迹,无论是本传,还是行状,均

  • 虞氏易义补注

    二卷。清纪磊撰。虞翻易学博大精深,但其说支离琐碎,一般人难解其深意。清代张惠言著《周易虞氏义》多取郑玄之说对虞氏易学进行补注。但虞氏主纳甲,本于《参同契》,而郑氏则主爻辰,本于《乾凿度》,二者有本质的

  • 春秋朔闰日至考

    三卷。清王韬(1828-1897)撰。王韬字元晦,一字紫铨,号仲弢,又号天南遁叟、弢园老民。江苏长洲(今吴县)人。秀才出身。道光二十九年(1849)在上海英国人办的墨海书馆供职。咸丰十一年(1862)

  • 尚书略说注

    一卷。无作者姓名,清袁钧辑。《尚书略说》一卷,诸本多附之于《尚书大传》之后,并未单独列为一书,而袁钧则把它单独列出为一书,所征引的各条也都注明出处,间或附有考证,条下也有袁尧年所加之案语,与陈寿祺本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