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草庐说经三种

草庐说经三种

四卷。清诸锦撰。诸锦,生卒年不详,字襄七,别字草庐,秀水(今浙江嘉兴)人。雍正间进士,官金华府教授,乾隆初举鸿博,授编修,迁赞善(东宫之官)。诸锦长于词章,诗法黄庭坚、陈师道。兼治经学。《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云:“大抵诸氏之学,长于诠次,而短于训诂。仍不脱清代文人撰述之习是也。”此书收录诸氏经学著述三种。研究《诗经》的则有《毛诗说》。汉代以后,学者治《诗》一依毛传、郑笺,于《诗》义不敢有所发明。宋朱熹《诗集传》对汉以来被人信而不疑的《毛诗序》作了总的批判,基本摒弃了《毛诗序》中的陈腐观点,博采《毛传》、《郑笺》及三家诗义之长,颇多新见解。但是,《诗集传》解诗,杂有道家偏见,甚至把《诗经》中涉及爱情的24篇作品斥之为“男女淫佚”之诗。另外,朱子说《诗》也有疏忽之处。如《邶风·柏舟》称“妇人不得于失,故以柏舟自比。”其说与《小序》同。后作者注《孟子》又云《柏舟》乃“仁人不遇之作”。可见前后抵牾如此。况且书中也时有穿凿之处。诸锦此书采用苏辙《诗集传》之体例,全宗《诗小序》,先佐证而后发挥其说,言简意赅,确实有推排异说之功。《夏小正》本《大戴礼记》中的一篇,后戴德为之作传,才独立成篇。它记载古代每月的物候。宋傅松卿著《夏小正戴氏传》,其体例首列正文,次列传于后。并附注释和己见。诸锦精选戴氏、傅氏及清代各家之说,加之己见,作《夏小正诂》。《仪礼》全书十七篇,有燕礼、聘礼、公食大夫礼等诸礼而无飨礼。诸锦根据《周礼》有关大宴宾客的记载,依次罗列、然后取传注中的有关条文相考释、作《飨礼补止》,以补《仪礼》之缺。《草庐经说三种》为诸氏门人嘉兴徐士凤书,刻写很工整。目录:《毛诗说》二卷、《夏小正诂》一卷、《飨礼补止》一卷。有清乾隆间绛跗阁刻本行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释常谈

    三卷。佚名撰。书成于宋代之前。所辑录多为史籍中的称谓、成语等。每条均解释语意,考辨典故,颇有条理。有1927年武进陶氏刊《百川学海》本。

  • 周易施氏章句

    一卷。西汉施仇撰。辑佚书,清马国翰辑。施仇字长聊,沛(今江苏沛县)人,生活于汉宣帝时代。少从田王孙受《易》,与孟喜、梁丘贺并为门人。后诏拜为博士,宣帝甘露中参加石渠阁会议,与诸儒杂论五经同异。弟子张禹

  • 唐大诏令集

    一百三十卷。宋敏求编。宋敏求(1019-1079),字次道,赵州平棘(今河北赵县)人,北宋著名历史学家。父绶,官至知枢密院事,迁兵部尚书、参知政事,藏书万卷,亲加校勘。敏求,赐进士及第,被荐为《新唐书

  • 西夏记

    二十八卷。近人戴锡章撰。编年史西夏史书。锡章字海珊,开县人。曾入史馆任职。赵尔在是书序中称“纪盖本张氏鉴《西夏纪事本末》、吴氏广成《西夏书事》、陈氏昆《西夏事略》而增辑之者,益以丛刊搜猎之广使一代得失

  • 浑源州志

    ①二卷。明赵之韩修,王浚初纂。赵之韩,河南汜水县人,出身举人,万历三十八年(1610)任浑源州知州。该志修于明万历三十九年(1611),该志能考经据史,别出《恒山志》,以昭禋祀,以纪名胜、述游览,然于

  • 湛渊静语

    二卷。元白珽(1248-1328)撰。白珽字廷玉,号湛渊,晚号栖霞山人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元人灭宋,以安丰县丞召之,拒不仕元,在家读书十七年。中年以后出游中原,至大都(今北京),以李衍荐受任为太平

  • 醒后集

    五卷,《续集》一卷。附京省次五卷。明卢维祯(约1582年前后在世)撰。卢维祯,字瑞峰,号水竹居士。福建漳浦人。生卒年不详。隆庆二年(1568年)进士。官至户部侍郎。著有《醒后集》。是书为维祯致仕以后所

  • 杜工部年谱

    一卷。宋赵子栎(?~1137)撰。赵子栎字梦授,天水(今属甘肃)人。宋太祖赵匡胤六世孙。元琇六年(1091)进士,绍兴中官至宝文阁直学士。《杜工部年谱》又作《杜工部草堂诗年谱》,是为唐代大诗人杜甫所编

  • 墨史

    三卷。元陆友撰。陆友,字友仁,一字宅之,自号研北生,平江(今江苏苏州市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元代文学家。其父以卖布为业,友独刻苦学习,工书法,精鉴赏,尤长于五言诗。奎章阁鉴书博士柯九思、侍书学士虞集佩服其

  • 日闻录

    一卷。元末明初李翀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李翀生平事迹不详。书中记有元顺帝至正甲辰(1364)及至正丙午(1366)年间事,距明朱元璋洪武元年(1368)仅一二年,可知其人已入明。又据书中皆称元为国朝,可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