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说文偏旁考

说文偏旁考

二卷。清吴照(1755-1811)撰。吴照字照南,号青芝山人,南城(今属江西)人。乾隆间拔贡,官教谕。著作尚有《说文字原考略》、《老子说略》等。吴氏认为,求古人制字之意,必求之《说文》;而偏旁之意不明,则《说文》不可得而通。偏旁之意不明,与小篆为隶书所取代关系至大,所谓“六书之法衰于隶”。因而他手自摹写,纂辑此书,旨在考释偏旁由篆书而至隶书的流变。其体例是:首列小篆,次列重文、古籀,再列隶书,一本《说文》,将原流之故、变失讹舛之由详加辨析,跟顾蔼吉“专为隶而辨,篆文转录于隶下”的《隶变》恰恰相反。例如:“《洪苑》:‘曰贞曰悔。’《说文》‘悔’作‘’,从卜每声,后人混作心部之‘悔’,‘”字遂废不用。”“《说文》豐部‘豒’字下《虞书》曰‘平东作’,隶变以‘秩’代‘豒’,‘’字遂废。”此稿乃是《说文字原考略》的初编,其自序谓“藏之家塾,以训子弟。”有听雨斋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

    见《真灵位业图》。

  • 春秋穀梁传糜氏注

    一卷。魏糜信撰,清马国翰辑。糜信字南山,三国时魏东海(今山东郯城)人,官乐平太守,生卒年不详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著录糜信注《春秋穀梁传》十二卷,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、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同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

  • 张司业集

    八卷。唐张籍(766-830)撰。张籍字文昌,世称张司业,祖籍吴郡(今江苏省苏州),和州乌江县(今安徽和县)人。贞元进士,诗人,官至水部郎中、国子司业。博学有识,善于文,晚年与韩愈齐名,世称“韩张”。

  • 入江巨川编

    齐召南著。齐召南,天台人,著有江道编、入汇巨川编等。《入江巨川编》小方壶斋本,目首涪江,次嘉陵江,次渠汇,次黔江,次澧水,次阮水,次湘水,交洞庭湖,次汉水,次云梦,次章水,次贡水,次赣江,次盱江,次上

  • 文照堂四书字音辨

    一卷。清于光华(详见《四书句读辨》)录。是书认为四书白文朱子未注音声,坊本每为妄增。如在邦必闻的“闻”字,庶民去的“去”字,使养其老的“养”字,皆为增音去声之类,多有舛讹,因而作是书正之。辨字释音,均

  • 平望志

    十八卷,首一卷。清翁广平纂。平望,今隶吴江县,居苏、浙之要冲,人物殷繁,财富骈委。此志卷首为宸翰、凡例、旧序、图;卷一沿革、星域、形胜、景物水、泉、乡都、图圩、土产;卷二街坊、塘路、桥梁、宫舍;卷三义

  • 三元延寿参赞书

    见《三元参赞延寿书》。

  • 明郝太仆褒忠录

    六卷,卷首一卷,卷末一卷。清郝明龙辑。明龙,明清之际江苏江都人,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此书所辑为其父郝景春事迹。景春字和满,崇祯间官任房县知县。崇祯十二年(1639年),张献忠农民军于谷城再起,攻打房县,

  • 大金国志

    四十卷。旧本题南宋宇文懋昭撰。内纪二十六卷,开国功臣传一卷,文学翰苑传二卷,杂录三卷,杂载制度七卷,许亢宗奉使行程录一卷。前有进书表,末署端平元年(1234)正月十五日,“而金已即在是月十日,相距仅五

  • 壬癸志稿

    二十八卷。清钱宝琛(1785-1859)撰。钱宝琛,字楚玉,又字伯瑜,晚号颐寿老人,江苏太仓人。清嘉庆二十四年(1819)进士,历任贵州学政、河南归德知府、云南按察使、湖南江西巡抚等。著有《存素堂诗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