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说文双声

说文双声

二卷。清刘熙载(1813-1881)撰。熙载字伯简,一字融斋,江苏兴化人。道光二十四年(1844)进士,改庶吉士,授编修,累官左中允。治经无汉宋门户,著有《四音定切》、《说文双声》、《说文叠韵》等。刘氏以为:切音既不始于西域,又不始于孙炎,起于制文字之时。许慎时虽未有叠韵、双声之名,然“河”“可”叠韵,“江”、“工”双声,孙炎以下切音,下一字为韵,取叠韵,上一字为母,取双声,故切音之法实为许氏所开。徐铉注《说文》字音,以孙愐《唐韵》音切为定,其实许氏之声,本可为切。因分音和、类隔二部,后附许声标母,即韵借孙氏,母用许氏。有类隔者,以今为类隔,古为音和。此书先列说文,次列得声,次注原切。原切上一字列于右,得声之字列于左,拟以得声之字改原切上字。《续修四库提要》云:“以得声即含切语,本非明确之言,古代声纽,与今亦有不同,不独韵有今古也。《说文》得声之字,皆可明其同纽,否则即有通转。且古代同在喉牙舌齿唇各部,皆为双声。熙载既考古双声,复以切语范之,故合则取之,不合则去之,所谓知其一而不知其二,非真能识古双声者矣。”(孙人和)是书刊于同治光绪间,为《古桐书屋六种》之一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一阁见存书目

    四卷。首一卷,末一卷。清薛福成编。薛福成(1838-1894),字叔耘,号庸庵,江苏无锡人。目录学家。同治四年(1865)副贡生,官右副都御史。天一阁在晚清之际焚于战火,藏书大部分被烧或遗失,薛氏根据

  • 三贤政书

    三种,十五卷,卷首一卷。清吴元炳(?-1886)编。吴元炳字子建,固始(今河南省固始县)人。咸丰进士,官至江苏巡抚。三贤指汤斌、宋荦、张伯行,三人都是康熙年间的名官,也是当时的著名学者。汤斌的事迹在李

  • 玉山名胜集

    八卷。外一卷。元顾瑛(1310-1369)编。生平事迹见《玉山草堂集》条。顾瑛所居池馆之盛,甲于东南。一时名流多从之游宴。因辑其诗文为此集。各以馆池楼亭等名为纲,如:玉山堂、玉山佳处、种玉亭、小蓬莱、

  • 阅藏知津

    四十八卷。明代释智旭编撰。智旭生平事迹详见《灵峰澫益大师宗论》辞条。《阅藏知津》一书,为目录体佛学之书。自明崇祯八年至清顺治十一年(1635-1654)历时二十年成书。编撰此书的目的在于使阅读藏经的人

  • 读书考定

    三十卷。明陈良儒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良儒,字稚修,湖北人。崇祯中由荫生官光禄寺典簿。著有《茹古略集》、《读书考定》等书。此书共三十卷,分天象、时令、地舆、人物、仕籍、行谊、肖貌、人事、书籍、法教、方使

  • 道德真经义解

    四卷。宋息斋道人(生卒年不详)撰。息斋道人,即李嘉谋,字息斋,四川双流(今属四川成都南)人,曾官任襄阳府宗正丞。传说他精通道术、儒学,晚年信道。撰有《道德真经义解》、《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》等。宋人研

  • 历代石经略

    二卷(光绪九年陈州刻本)。清桂馥(1736-1805)撰。馥字冬卉,号未谷,山东曲阜人,乾隆五十五年进士。此书根据顾炎武《石经考》、《金石文字记》、朱彝尊《经义考》诸书以及当时诸儒之说,而加以论述。内

  • 荷薪义

    八卷。明方大镇(生卒年不详)撰。方大镇字君静,桐城(今属安徽)人。万历十七年(1589)中进士。官至大理寺少卿。其父方学渐,一生潜心学问,博古通今,晚年专攻儒学,讲学于桐川。作者追述父训,及与同社诸人

  • 妙法莲华经统略

    六卷。唐代释吉藏撰。吉藏生平事迹详见《华严经游意》辞条。《妙法莲华经统略》是吉藏于开皇十五年(595)投足天台以后所晚出之作。与投足天台之前所作的《妙法莲华经义疏》,《法华去论》在科文释义方面多有不同

  • 蛮书

    十卷。樊绰撰。樊绰,生平不详,唐懿宗咸通三年(862)到安南(今越南河内),为安南经略使蔡袭幕僚。时值南诏第三次进攻安南,交趾一战,蔡袭全家和随从70余人战死,樊绰长男樊韬及家眷14人一并陷没。樊绰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