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说文引经例辨

说文引经例辨

三卷。清雷浚(1814-1893)撰。雷浚字深之,一字广文,号寓楼,又号甘溪,江苏吴县人。通小学,精校雠,以刊书为业。著作尚有《说文外编》,叙刻顾广圻《说文辨疑》、刘禧延《说文碎金》及自著二种为《雷刻说文四种》。此书系考辨《说文》引经之作。潘钟瑞叙云:“许氏之书,说文也,解字也,非诂经也。其引经者,为其字之义作证也。所引之经有与其字之义不相应者,古字少,经典多假借,不尽用其本义也。许君引其用本义者,兼引其不用本义者,而字义之直指,字音之旁通,无不了然矣。后人不察,以诂经之法,考《说文》之引经,拘泥则窒碍,泛滥则穿凿,均之无当焉。将欲廓而清之,必先理其绪而分之,然后能比其类而合之,此雷深之广文所以有《引经例辨》之作也。”是书取《说文》引经九百六十五条,分为三例:(1)说本义,所引之经与其字之义相发明者也;(2)说假借,所引之经与其字之义不相蒙者也;(3)说会意,所引之经与其字之义不相蒙而与其从某从某某声相蒙者也。统观全书,雷氏发许君引经之例,与以前诸书对于《说文》引经专考异同者不同,然雷氏所析之例尚较粗疏。是书有光绪二年(1876)刊本,有光绪十年(1884)《雷刻说文四种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春秋经传类求

    十二卷。清孙从添、过临汾撰。从添号石芝,江苏常熟人;临汾,长洲(今江苏吴县)人。据作者自序称,其本苏轼“《春秋》当以类求”一语,遂撰此书。书取《春秋》“三传”及胡安国《春秋传》的内容,分为一百二十门;

  • 翼乘

    ①十二卷。明崔儒秀修,史学迁纂。清胡献瑶增修,上官竑纂。胡献瑶字心荩,辽宁金县人。累官福建漳州知州。顺治九年(1652)来任翼城知县。上官竑字三立,号松石,邑人。崇祯十六年(1643)进士,顺治初为中

  • 蒙求集注

    二卷。晋李瀚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李瀚生平始末亦不详。《五代史·桑维翰传》称:“初,李瀚为翰林学士,好饮而多酒过,晋高祖以为浮薄。”可能就是此人。陈振孙《书录解题》中曰:“补注蒙求八卷,徐子光撰。以李瀚蒙

  • 纵钓居文集

    八卷。清应是(约1684年前后在世)撰。应是,字敬非,号敬斋。江西宜黄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康熙八年(公元1669)举人,绝意仕进,专心文业,雍正初年举贤良方正,以老病为借口辞而不赴。著有《读孝经》。本集

  • 三体唐诗

    六卷。宋周弼(1200-1257)编。周弼字伯弼,汶阳(山东汶上)人。周文璞之子。嘉定十三年(1220)进士,在浙东一带为官。十七年辞官,周游江湖。著有《汶阳端平诗隽》。本书选唐诗。其曰三体者,七言绝

  • 七经读法

    不分卷。清孙乔年(详见《古文尚书证疑》)撰。本书有其子孙仝严附记,称乔年在七经方面均有著述,既释诂又论文,讲明义理,博引群儒,总计数百万字,本书只是其七经卷首读法源流纲领,全书尚待付印。书中《读周易》

  • 玉田春水轩杂剧

    清张声价(1803-1848)撰,张声玠,字奉兹,一字玉夫,又字润卿,号蘅芷庄人,湖南湘潭人。道光十九年(1839)举人。道光二十四年(1844)随直隶布政使陆建瀛在保定为幕客。翌年任元氏知县。后卒于

  • 孙氏医学三种

    见《赤水元珠》。

  • 香草校春秋左传

    六卷。清于鬯(详见《卦气直日考》、《周易读异》)撰。于鬯,南汇(今属上海市)人,清代著名学者。他的著述很多,主要有《香草校书》及《香草续校书》、《战国策注》等等,具有一定的影响。此书即所著《香草校书》

  • 胡文敬公集

    三卷。明胡居仁(1434-1484)撰。胡居仁,字叔心,号敬齐。余干(今属江西)人。以布衣而终。胡居仁曾师事吴与弼,而醇正笃实,乃过其师。其一生以讲学为业。认为“气之有形体者为实,无形体者为虚;若理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