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读诗知柄

读诗知柄

二卷。清蒋绍宗撰。绍宗字諟庐,长白(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嘉庆间主讲梅城书院,道光初移官郴阳。所著有《礼记通解》二卷、《春秋见心》四卷及本书行于世。该书前有嘉庆十二年(1807)绍宗自序,知其书乃主讲梅城书院时所作。全书凡上下二卷,不载经文,仅于各条之上标举篇目。大旨以意解诗,不专一家,而于各篇中摘取经文一二句,以为诗柄,据以推阐诗义。其所谓诗柄者,即诗人作诗之本意。诗柄不像后世诗文歌赋标于题目之上,而寓诗文之中,或一二言,或三四言,或五六七八言,或十数言,长短不一,或前或后,篇各不同。书中皆分别摘出,以求诗人立意之所在,大抵就诗论诗,循文为解,虽一知半解,却往往能得诗人之本旨。此种解诗文字,从具体篇章着眼,淡淡道出,殊不易得。惟诗之寓意,含蓄蕴藉,有断非一二语所能包括者,必执诗中一二语以为解,亦不免纤巧附会,望文臆断。且其所言皆详于议论,而疏于考证,终非解经之正轨。该书有嘉庆十一年(1806)刊諟庐经说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明辨类函

    一名《詹氏小辨》,六十四卷。明詹景凤(详见《画苑补益》条)撰。《明史·艺文志》和黄虞稷《千顷堂书目》均题为《詹氏小辨》。而世所传崇祯五年(1632年)刊本,实为《明辨类函》,盖以后又改名者。此书六十四

  • 甲申以后亡臣表

    三卷。清彭孙贻(生卒年不详)孙贻字仲谋,一字羿仁,浙江海盐人,工诗,有《茗斋集》、《五言妙境》、《流寇志》、《方士外纪》、《彭氏旧闻录》等。该表记明末忠臣义士共四百余人,详略不一,间有论断。所记诸臣行

  • 郑征君行述

    清郑知同撰。知同晚清人,生卒年及事迹未详。此书所述为其父郑珍(1806-1864)事迹。郑珍字子尹,贵州遵义人。道光十七年(1837年)举人。曾任古州、镇远、荔波训导,后征为知县,分发江苏,未行而卒。

  • 论语栾氏释疑

    一卷。晋栾肇撰。清马国翰辑。肇字永初太山。官至尚书郎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晋栾肇撰《论语释疑》十卷、《论语驳序》二卷。现已亡佚。《经典释文·叙录》载栾肇《论语释疑》十卷。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、《新唐书·艺

  • 古今词统

    十卷。明卓人月(约公元1644年前后在世)编。卓人月生平不详。此书既为词集,又杂记词林琐闻。书前有崇祯二年(1629)孟称舜序。书中选录明代以前历代词人作品,又录何良俊《草堂诗余》序、杨慎《词品》序、

  • 史部

    自魏晋以后,图书目录分类为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。史部著录各种体载的历史著作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、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、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和《宋史·艺文志》皆分为13卷,《明史·艺文志》分为10类,清《四库全

  • 四书镜

    十九卷。清程天霖撰。天霖字济安,安徽新安(今河南新安)人。是书首有王康佐序及程天霖自序。自序称“大全精言,其理过于深奥;体注备旨,其词近于繁冗,均无当于初学,因纂是编”,是书大旨对义理口气反复推求,而

  • 孟子节文

    七卷。明刘三吾撰。三吾初名如孙,字以行,湖南茶陵(今湖南茶陵)人,官至翰林学士。是书首有三吾题解,说明太祖览《孟子》至“土芥寇仇”之语时,称非人臣所宜言,下诏去掉孟子的配享,凡有劝谏者,以不敬论罪,且

  • 墨子平议

    三卷。清俞樾(1821-1906)撰。樾字阴甫,又称曲园先生,浙江德清人。曾中道光进士,任翰林编修等职。著作有《诸子平议》、《诸子平议补录》等。《墨子平议》为《诸子平议》中的第四种,共三卷。在这部著作

  • 读书记数略

    五十四卷。清官梦仁(生卒年不详)撰。宫梦仁字定山,泰州(今江苏扬州)人。康熙年间进士。官至福建巡抚。康熙四十六年,清康熙帝南巡,正赶上宫梦仁罢官乡里,以此书奏呈御览。御旨刊行,贮于内府。本书分天、地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