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质疑

质疑

一卷。。清任泰撰。泰字阶平,江苏荆溪(今宜兴县)人。此书卷首自识云:“经术有浅深,无是非也。必谓此是彼非,非面质圣人,何以知之?故于古人传注,不敢轻疑,亦不敢轻信。”其谓不敢轻疑也不敢轻信是对的,但认为经学是无是无非的,却不对。六经中经常有以经证经而其义确然无疑者。如果漫无是非,则随便信从某一家之说就行了,又何必孜孜矻矻,反复研究呢!例如,篇中谓:“隐公元年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襚,穀梁谓惠公之母。范注云:‘妾不得体君,故以子为谥’。《疏》云:‘文公九年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襚。’成风既是僖公之母,此文与彼正同,是此经的解,不烦曲说矣。乃范注又云:‘仲子卒于孝公时。’夫使卒于孝公时,阅惠公一世,至隐元年始来归赗,其说难通。而范氏必为此说者,特泥于妾子未为君则不称夫人,不称夫人则不称谥,今见成风称谥,仲子不称谥,故创为是说。不知妾母用夫人之礼,自成风以下。成风以前,妾子为君,生不夫人,死亦不谥。惠公仲子、僖公成风,一也。岂必卒于孝公之时,始不称谥哉。”任氏既有此见,则经术果然没有是非吗?显然不是这样。篇中又谓“欧公之疑系辞,特识也。易者实象,举其象与辞而一一可见诸行事,今必推之未画纯卦之前,曰四象、两仪、太极,毋乃空谈乎!凡言易者卜筮之书,亦焚书时语耳。注家必信此书为孔子作,因以筮为开物成务之要,及至言数之文,则讳言浅术,不敢用五行家言,别求艰深奥义,以冀合乎圣人弘深之旨。真所谓郢书燕说,贤声或由此起,而其实皆非书意。”这是疑系辞而信五行杂说,不是又重蹈了轻信轻疑之失了吗?有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沈氏农书

    一卷。明涟川沈氏(生卒年不详)撰。沈氏,湖州府(辖境相当于今浙江吴兴、德清、安吉、长兴等县)人,不知其名。《沈氏农书》主要讲述作者生活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。书中包括五个部分。“逐月事宜”,为农家月令,分

  • 集程朱读书法

    一卷。清代王澍(1668-1743)撰。作者针对陆(九渊)王(守仁)学说中“主于静悟,以读书为粗迹”的观点,摘取朱熹读书章程等内容来批驳,旨在反对忽视读书这一环节的治学方法。

  • 浣花集

    十卷。《补遗》一卷。唐韦庄(836-910)撰。韦庄,字端己,杜陵(今属陕西)人。少孤,家贫力学,工诗,尤善长短句。乾宁元年(894)进士第,授校书郎。转补阙。后仕蜀王建,至吏部侍郎同平章事。《文献通

  • 考老转注说

    不分卷。清黄以周撰。黄氏生平著述,见《六书通故》。是编因《六书通故》转注之说增益而成。愈说愈支离,其谬误更甚。有刊本。

  • 元四家诗

    二十六卷。明毛晋(1598-1659)编。毛晋原名凤苞,字子九,更字子晋,号潜在。江苏常熟人。明诸生,家富而好施,不出官仕,布衣自处。著有《毛诗陆疏广要》等。是编凡《虞集诗》八卷、《杨载诗》八卷、《范

  • 南汉书三种

    八卷。清吴兰修(生卒年不详)撰。吴兰修字石华,广东嘉应(今广东梅县)人,嘉庆举人,官信宜训导。关于五代十国之史书多有流传,惟南汉胡宾王《刘氏兴亡录》,原书久佚,吴兰修博采群书,仿古史体例,以年为经,以

  • 大儒粹语

    二十八卷。清代顾栋高(1679-1759)编写。顾栋高见《尚书质疑》。此书为宋代以来,诸儒家讲学的言论汇编,旨在调停朱(熹)陆(九渊)二派的争辨。全书摘录了周敦颐、程颐、程颢、张载、杨时、谢良佐、吕大

  • 明诗综

    一百卷。清朱彝尊(1629-1709)编。朱彝尊字锡鬯,号竹垞,又号舫,晚称小长庐钓鱼师。秀水(今浙江嘉兴)人。康熙时举博学鸿辞,与修《明史》。长于考证,工古文、诗词。诗与王士祯并称“南北两大宗”,词

  • 读礼日知

    二卷。金淛(生卒不详)撰。淛东阳(今浙江金华)人,万历初,官广东右参政,著《读礼日知》。此书,《明史·艺文志》未著录。朱彝尊《经义考》,搜采赅博,黄虞稷《千顷堂书目》于明人著述,网罗靡遗,均未涉及。此

  • 说文系传考异

    四卷。清汪宪(1721一1771)撰。汪宪字千陂,号鱼亭,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。乾隆进士,候选主事,未就铨而卒。喜欢访书藏书,曾发现南唐徐锴《说文系传》的影宋钞本,因其中鲁鱼亥豕的情形太多,以至不可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