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志堂九经解
见《通志堂经解》。
见《通志堂经解》。
十卷。清徐养原(1758-1825)撰。养原字新田,号饴庵,浙江德清(今德清县)人,经学家。精于三礼,宗郑玄之说而多所发明,兼通六书、古音、历算、舆地、氏族之学。阮元任浙江巡抚,延请他校正《仪礼》。亲
十六卷。清刘大櫆(1697--1779)撰。刘大櫆,字才甫,一字耕南,号海峰。安徽桐城人。雍正副榜贡生。乾隆时先后举博学鸿词科和经学科均落选。授黟县教谕,数年后告归故里。刘大櫆是清代重要散文流派“桐城
一卷。清陈本礼(生卒年不详)撰。本礼字素村,别号耕心野老,江宁江都(今属江苏)人。是书别出心裁,以为《急就篇》乃是史游“勤心纳忠”(《后汉书·宦者传序》语)之作,不是一般教学童识字的蒙书。书首为陈氏自
四十卷,首一卷。清侯宗海、夏锡宝纂。侯、夏二氏均籍浦邑。此编乃私家著录。先是宗海纂有《江浦备徵录》、锡宝纂有《浦纂》,修于光绪十三年(1887),后二书合成为《江浦埤乘》,于十七年(1891)刊行。江
共十三卷,明桑绍良撰。绍良字遂叔,湖南零陵人。《青郊杂著》又称《声韵杂著》一卷,是一部韵学杂著。《文韵考衷六声会编》一卷,是一部与《青郊杂著》互相配合的列字详尽的韵图。桑氏用十八部四科五位五品六级等概
六卷。刘怀志撰。其生卒年不详。怀志字贞儒,武强(今属河北省)人。清代学者,左都御史刘谦之父。《尚书口义》有其孙刘自洁跋。该书注语皆以小字夹于经文大字之中。大体上据蔡沈集传而以简明浅近之语出之,似为童蒙
无卷数。清江见龙撰。江见龙字寿水,杭州人。康熙中诸生。江见龙说易主象与理而略于数,如解屯卦六四为四止而初动,有班如之象,大壮卦九三用壮用罔之故。旅卦六二得童仆为得三爻,此类解说共有十余条,对于经传都有
十卷。清毛谟撰。毛谟生平著述,见“说文检字”。是编专为初学检韵而撰,取《佩文韵府》字,依《康熙字典》部分,以笔画多寡为序,析为十卷。凡一字一韵者,注某字某韵,不注音义;一字二韵或数韵而义同者,仅别其音
沈孟(生卒年不详,生平事迹不详)述。《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》一书的主要内容是,记南宋僧人道济(1148-1209)生平杂事琐语。道济,俗姓李,字心,名远。传说他是紫脚罗汉的后身,投胎于天台县一李氏之家,
六卷。清刘方旸撰。方旸字芸庄,零陵(今湖南零陵县)人,乾隆时拔贡。方旸读《易》遇有疑义,将卦画及经传大义比类参照,以求其义例,常发前人所未发。《湖南通志·人物志》称其通经学,尤善于易,一爻一象不解,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