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鉴大感应录
二卷,清秦镜撰。秦镜,字非台,生平不详,翼城(今山西省翼城县)人,《通鉴大感应录》是秦镜从《资治通鉴》中摘录出一些观点立场鲜明、使人读起来有所感悟的篇目,然后加上他自己的评论写成的一部书,在书前有秦镜的自序,就提到了他编书的目的,希望人们读了他的书以后,能从历史中有所感应,从中取得一些经验教训加以借鉴,以达到行善的目的,因此有人说《通鉴大感应录》是一部劝人行善,“取以醒世”之作,而非史学著作。此书为山西巡抚采进本。
二卷,清秦镜撰。秦镜,字非台,生平不详,翼城(今山西省翼城县)人,《通鉴大感应录》是秦镜从《资治通鉴》中摘录出一些观点立场鲜明、使人读起来有所感悟的篇目,然后加上他自己的评论写成的一部书,在书前有秦镜的自序,就提到了他编书的目的,希望人们读了他的书以后,能从历史中有所感应,从中取得一些经验教训加以借鉴,以达到行善的目的,因此有人说《通鉴大感应录》是一部劝人行善,“取以醒世”之作,而非史学著作。此书为山西巡抚采进本。
八卷。清厉鹗(生平详见《辽史拾遗》)撰。此南宋院画系指南宋御前画院之画。按南宋自从与金和议之后,于临安湖山歌舞,务在粉饰太平,于是乃仿宣和之故事,置御前画院,以侍候品玩。其所作之画亦即简称“院画”。当
十二卷。清周士彬(约1711年前后在世)撰。周士彬,字介文,娄县(今上海松江)人,康熙三十五年(1696)副榜贡生。著有《山舟堂集》。周士彬世居千山,其《山舟堂》额乃宋赵孟頫手书。故以名集。此集共十三
清鲍苹香撰。鲍苹香,生卒年不详,字幼蓉,历阳(今安徽和县)人。清代词人。此书共收诗一卷、词一卷,分别装订成三册。书前有鲍苹香于光绪十九年(1893)自己所作序言,从中可知此书当刊于光绪年间。
一卷。明张献翼(?-1601)撰。张献翼,字幼于,一名米文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张凤翼之弟。嘉靖中为国子监生,与其兄凤翼,燕翼并有格,人称“三张”。著有《读易纪闻》等。是集乃其自录早岁所作,于《文起
见《甲申沧州纪事》
见《偃曝谈余》。
《初集》四十八卷。《二集》一百卷。《三集》一百十二卷。《四集》一百十二卷。清高宗爱新觉罗·弘历(1711-1799)撰。其生平详见(《御制文初集》(辞目)。弘历所著之诗甚富,号称一生写有十万余首诗。其
二卷。清徐大椿(详见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》)撰。此书成于乾隆二十二年(1757)。书中共分七门,为经络脏腑、脉、病、药、治法、书论、古今共九十九篇。内容涉及医学理、法、方、药等诸多方面,对《难经》、《伤
六卷。清代陈乔枞撰。据本书自序称,“先大夫出所撰三家诗,遗命足其业”,说明陈寿祺只采集三家遗说,但未作进一步考订。陈乔枞继承父业,编成本书。书中首先列出鲁诗叙录,引用陆玑《诗草木疏》;“孔子删诗授卜商
六卷。清张棠(约1711年前后在世)撰。张棠字吟樵。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。康熙三十五年(1696)举人,官至桂林知府,告归后加衔太仆寺少卿。是编原分五集:《白云吟》、《一肩吟》、《独宜吟》、《江上吟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