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兰集
三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明徐达左编。生卒年不详。徐达左字良夫,号松云道人。湖南平江人。元时遁迹于邓尉山。明洪武初,官建宁县训导。著有《颜子》。徐达左当未仕以前,家苏州之光福里,于所居筑耕渔轩。一时名流往还,多为题咏。此集乃其所辑同时酬赠之作。又附录一卷,则为徐达左兄子济出守邵武及归田后与友朋倡和之诗。其十一世孙志羽为之校梓以行。前附载正统九年(1444)徐珵所作《耕渔子传》。《四库全书》列为存目。
三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明徐达左编。生卒年不详。徐达左字良夫,号松云道人。湖南平江人。元时遁迹于邓尉山。明洪武初,官建宁县训导。著有《颜子》。徐达左当未仕以前,家苏州之光福里,于所居筑耕渔轩。一时名流往还,多为题咏。此集乃其所辑同时酬赠之作。又附录一卷,则为徐达左兄子济出守邵武及归田后与友朋倡和之诗。其十一世孙志羽为之校梓以行。前附载正统九年(1444)徐珵所作《耕渔子传》。《四库全书》列为存目。
二十七卷。清陈保真撰。保真字怀甫,龙阳(今湖南汉寿)人。生平事迹不详。其书博采众说,自诗序以下,《毛传》、《郑笺》、《王注》、《孔疏》、朱子《集传》诸书皆有采录,虽称赅博,但也略嫌驳杂。引成说标明出处
三卷、附直指详说 一卷。宋张伯端(984-1082)撰,宋翁葆光(生卒年不详)注,元戴起宗(生卒年不详)疏。张伯端,后改名张用成,字平叔,天台(今属浙江省天台)人,少为儒生,涉猎儒释道三教典籍,博通星
七卷。明尹宾商撰。尹氏无史传,生卒年及仕履皆不可考。从其书题名知,其号白豪子、毫翕,汉川(今属湖北)人。生活在明末。《千顷堂书目》著录“尹商《阃外春秋》三十二卷,注:汉阳人。又注:别本‘汉’作‘濮’。
一卷。清茹敦和撰。此书删取系辞传天数五地数五、参伍以变大衍之数、乾三策及说卦传昔圣人之作易等内容,自为图说,以明河图之数,大衍揲蓍之法。参即三,伍即五,三五得十五,即中央天五地十之合数。变之,即为二九
二卷。清李拔式订。拔式字竹岭。卷首有嘉庆三年(1798年)李氏自序。正文用寸楷书《尔雅》正文,旁注以音,或只别四声、或直注一音,盖专为学童而作。是编可令学童读、写并行,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。有嘉庆间刊本
一卷。明杨德周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杨德周著有《澹圃芋记》。此书杂采经史中的奇字,抄辑成帙,皆引原著,并无新意。
四卷。明史孟麟(约1598年前后在世)撰。史孟麟,字际明,号玉池,江苏宜兴人。生卒不详。万历十一年(1583年)进士。官至太仆寺卿。崇祯初,追赠礼部右侍郎。著有《亦为堂集》。孟麟为官持正不阿,屡忤权贵
八卷。明钱芹撰。钱芹,字懋文,号泮泉,江苏海盐人;生卒年不详。思南府知府钱琦之次子。嘉靖十七年(1538)进士,官至永州府知府,故以永州名集。本书首列奏疏二卷,切中时弊。其斥异端一条,系为陶仲文而发。
三百卷。清乾隆时三通馆臣奉敕编修。又名《清朝文献通考》。其体例与《续文献通考》完全一致,分为二十六考,有“田赋考”十二卷,“钱币考”六卷,“户口考”二卷,“职役考”五卷,“征榷考”六卷,“市籴考”六卷
一卷。清许孟娴撰。许孟娴,生卒年不详,字静宜,江苏太仓人,李春海之妻。清代画家、诗人。喜吟咏,善书法,工写墨竹。此书前有道光十九年(1839)其同族之弟许廷浩、及邵松年、钱绥槃所作序言,有季锡畴、丁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