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集古今佛道论衡

集古今佛道论衡

四卷。唐代释道宣撰。道宣生平事迹详见《四分律合注戒本》辞条。《集古今佛道论衡》一书,是道宣晚年作品,唐龙朔元年(661)于京师西明寺实录至麟德元年(664)最后完成。自佛教传入以来,道教人士时有异议,为了辨明是非,故商榷由来,铨衡叙列,故撰以《集古今佛道论衡》一书。本书集后汉明帝时佛教传入,至唐高宗麟德年间,约六百年时间里佛道之间的争论和矛盾纠纷,就有代表性的事件撰述成文三十篇(附录除外),阐明作者的观点。第一卷共七篇,即:汉明帝时一篇,三国吴主孙权时一篇、元魏时一篇、刘宋文帝时一篇、元魏明帝时一篇、梁武帝时一篇、北齐文宣帝时一篇。另附有曹植、孙盛等论文三篇。第二卷共六篇,即:北周武帝时三篇,北周宣帝时一篇、隋文帝时二篇。第三卷共十篇,即:唐高祖时三篇,唐太宗时七篇。第四卷共七篇,即唐高宗时七篇。另附有道士郭行真舍道归佛文十六章。本书所收载的佛道争论问题,有的见载过《弘明集》、《广弘明集》,有些是本书首次见载。择其在历史上最有影响的论争问题是:一、佛道二教的夷夏问题。此问题在南北朝时一直是作为道教反对佛教的口实,北周武帝灭佛即以“佛经外国之法,此国无须”为主要理由,虽慧远力争强辩,终与事无补。二、佛道二教的真伪问题。道士以华夷不同攻击佛教,佛徒则以当时道士是“黄巾之余”、“妄托老君之教,还击道士(本书卷三)。三、佛道地位先后问题。李唐王朝极力抬高道教,奉李耳为其先祖。唐高祖武德八年下诏说:“老教孔教此土元基,释教后兴宜崇客礼,今可老先次孔,末后释宗。”当时胜光寺沙门慧乘与道士李仲卿等在国学中对此事争论得很激烈。贞观十一年太宗下诏说:“殊俗之典,郁为众妙之先,诸华之教,翻居一乘之后,流遁忘返,于兹累代。……自今以后,斋供行立,至于称谓,道士、女道士可在僧尼之前,庶敦返本之俗。”沙门智实因抗命被放逐。玄奘入灭前几年上表高宗,劝宜更变,也被高宗束之高阁了之。武则天当政后,便改弦更张,令“释教在道法之上,僧尼处道士女冠之前”(《旧唐书》卷六)。有关两教教理争论问题,本书仅载两次。一是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诏令玄奘译《老子》为梵文,玄奘与道士蔡晃等辩论道与菩提的异同。另一次是显庆三年高宗召佛、道二宗到宫中详述名理,道士李荣主道生万物之义,沙门慧立反驳后,标出佛法是以因缘为宗。《集古今佛道论衡》一书,对佛道之争进行疏理归纳和明辨,为后学认理出了一些头绪。它也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史料,如唐初佛、道七桩交涉事件、玄奘译《老子》与道士议论一事等。这些无疑弥补了正史记载的不足,有助于中国思想史、哲学史、宗教史的研究。如果说缺点那就是有些史料并不真实,如《汉法本内传》未加斟辨即收入此书。现见载版本有金陵刻经处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庐阳三贤集

    三种,十九卷。清张祥云编。张祥云,温陵(今福建温州)人。丛书为其官庐州知府时所刻,收宋包拯《包孝肃奏议》十卷、元余阙《青阳山房集》五卷、明周玺《垂光集》一卷等三种,三人均为庐州名士。每种著作之前,附《

  • 万珠袍

    二卷。不著作者姓名。此传奇的情节大略为:扬州人庞万珠生性放浪,赖其封王之祖留下的万颗明珠,屡欲纳妾。其妻梁凤娟甚为忧虑。恰好梁凤娟之父的属下黄佐领家中贫困,令其妻携长女娇莺、次女娇燕移居梁府。梁凤娟与

  • 经典释文考证札记

    一卷。钱馥(见《卢本经典释文校记》条)撰。此书就“卢本”详作考证。列有:《序录》一条、《周易音义》二条、《毛诗音义》二条、《周礼音义》二条、《仪礼音义》一条、《礼记音义》三条、《春秋左氏音义》七条、《

  • 庆远府志

    ①十卷,清李文琰修,何天祥、朱桐、莫景隆纂。李文琰,字玉重,石首(今湖北石首)人,贡生,乾隆十八年(1753)庆远知府。何天祥,修仁(今广西荔浦)人,贡生,庆远府训导。朱桐,广西临桂人,举人,教谕。莫

  • 兵迹

    十二卷。清魏禧(1624-1681)撰。魏禧,字冰叔,江西宁都人。儿时不乐嬉戏,嗜古论史,年十一,补县学生。明亡后,与兄际瑞、弟礼躬耕自食,发奋读书,“三魏”之名遂遍海内,尤以魏禧才学特高,学者又称勺

  • 说文发疑

    六卷。清张行孚(生卒年不详)撰。行孚字子中,号乳伯,安吉(今属浙江)人。同治庚午(1870年)举人,官两淮盐运大使。精于音韵和《说文》之学,著作尚有《说文楬原》、《说文审音》、《古韵十二部表》、《汲古

  • 突星阁诗钞

    十五卷。清王戬(约1692年前后在世)撰。王戬,字孟谷,湖北汉阳(今湖北武汉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康熙四十七年(1708)副贡生。与同邑李以笃、彭心锦、文师鸿、江颖齐名,时称“汉阳五家”,他博学,工诗及

  • 墨池琐录

    四卷。明代杨慎撰。据王世贞《名贤遗墨》跋曰:“慎以博学名世,书亦自负吴兴堂庑。世传其谪戍云南时,尝醉傅胡粉,作双髻插花,诸使拥之游行城市。或以精白绫作,遗诸使服之。酒间乞书,醉墨淋漓,人每购归,装潢成

  • 墨妙轩法帖

    四卷。清高宗敕蒋溥等辑,即《三希堂法帖》续帖,成于乾隆二十年。《三希堂法帖》刻成后,又将所得之唐宋人墨迹汇编为四卷,款式等与《三希堂法帖》相同。但其中失于精鉴者亦多。如第一卷中第一帖为褚遂良临王献之的

  • 铁琴铜剑楼书影

    四卷。《铁琴铜剑楼宋金元书》影识语 四卷。清瞿启甲编。瞿启甲(1873-1940),字良士,江苏常熟人,铁琴铜剑楼第四代主人。自幼受家学薰陶,藏书甚勤,曾兴建常熟县公立图书馆。书影共收录宋金元刊本二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