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鹰论

鹰论

二卷。意大利利类思(1606-1628)纂译。利类思,意大利传教士,1637年来华,译有《超性学要》等书。清初康熙年间,朝廷统治者仍沉缅于关外的马背生活,养鹰放鹞,驰骋狩猎,视为故常。当时清圣祖玄烨(即康熙帝)曾询问耶稣会教士西方训养鹰鹞之情况,利类思闻之,乃作《鹰论》二卷进呈皇室,故此书又名《进呈鹰论》,专论鹰鹞的训养调教、饮食疾病等项。上卷共二十条,专论鹰之训练。上卷条目为:论鹰,佳鹰形像,性情,养鹰饮食,教习生鹰,教习鹰认识司习者声音,教习勇敢,教习认识栖木,教习抓鸡,教习抓水鸭,教习向上飞行,教习逐雀而不前栖于树者,教习喜息于栖木,教习肥懒之鹰,鹰远飞叫回,远方之鹰,神鹰,入而发儿觉鹰(一种鹰名音译),山鹰形像、楕子鹰。下卷专论治鹰病的方法,亦分二十条:论鹰致病之由,治发热之病,治头上筋缩,治头毒,治头晕,治伤风流眼泪鼻涕,治鹰眼朦胧不清,治鹰口疾,治鹰气哮喘,治吐食,治生虫,治鹰独另有本虫,治脾胃杂病,治鹰肝之病,治鹰脚爪,治流火,治大小腿骨错,治大小腿破损,治受伤,治生气。二卷之后附《论鹞》一篇,共分六条:佳鹞形象,鹞子性情,教鹞子抓鸡,鹞子饮食,保存鹞子,除鹞子疾病。附论编制与体例与《鹰论》相同。其实训养鹰鹞进行狩猎,在中国已有很长的历史,但将鹰鹞训养治病编成书的,还推利类思此书为最先。书中各条教习训养之法,与中国传统方法基本相同,这两者之间关系如何,因缺乏资料,故无法推断。《鹰论》成书于康熙十八年。所传的旧钞本为残本,附论仅存四条,后两条已佚。幸得《图书集成》中禽虫典第十二卷完全地保存了利类思的《鹰论》及其附录,并于附录第六条“除鹞子弊病”之后又增添了两条:治鹞之病,试鹞子是否有病。可据此补足旧抄本之缺。有旧抄本及《图书集成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觉迷蠡测

    三卷。明朝管志道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除此书外,还撰有《孟义订测》已著录。《剩言》一卷、《附录》一卷。《觉迷蠡测》一书,旨在阐发佛理。以自序中所书江阳段侯幻然子传来一札为由,书展“大觉起迷之生相及老释差殊

  • 续金山志

    二卷。清释秋崖撰。释秋崖,金山江天寺住持。《金山志》卢见曾辑于百年以前,几经岁月,漫漶消磨,红羊创后,又逾四十年,秋崖时为住持,恐后代法嗣于年久事之后,无以考证之资,遂修辑此志。历时五年,于光绪二十六

  • 别本干禄字书

    二卷。唐颜元孙撰。是本乃顺治进士柏乡魏裔介所刊。《四库提要》列入《存目》,称为“别本”。它与湖本、蜀本不同:一是卷端加以考证,或题为“炎武按”,当是顾炎武之语;或不标姓名,不知出于谁手,可能就是魏氏所

  • 卓氏忠烈遗事

    一卷。清卓尔堪撰。尔堪字子立,江都(今江苏扬州市)人,自号宝香山人。康熙间从征耿精忠,为右军前锋。工诗,有《近青堂集》行世。该书记有明一代卓氏忠烈遗事。现存原刻本。

  • 十三经注疏校勘记识语

    四卷。清汪文台(1896-1844)撰。文台字南士,安徽黟(今黟县)人。府廪生。博学强识,与同县俞正燮友善且齐名。学宗汉儒,著述颇多。认为《论语》邢疏颇为疏略,于是取证古义,博采子史笺传,依照韩婴《诗

  • 春秋小学

    八卷。清庄有可(详见《周官指掌》)撰。该书主要解释《春秋》字义。作者将《春秋》与《说文解字》进行对照,将《说文解字》中见于《春秋》的字作为正文,不见于《春秋》的字作为附文,进行考释。他在自序中批评许慎

  • 名迹录

    六卷 附录一卷。明朱珪编撰。朱珪,明初崑山(今属江苏)人,字伯盛。珪善篆籀,工于刻印,又工于摹勒石刻。《名迹录》是他生平所刻的汇集。汉代碑刻,多不载撰写人、书写人和刻工的名字。自魏受禅碑载有邯郸淳撰文

  • 仕学全书

    三十五卷。明鲁论撰。鲁论,字孔壁,号西麓,江西新城人。天启中以贡生授颍州(今属安徽)州同,官至福州府同知。著有《四书通义》,已著录。本书原名《闻见录》。主要记述明代官制,以及中央和地方各级官署之职掌、

  • 释常谈

    三卷。佚名撰。书成于宋代之前。所辑录多为史籍中的称谓、成语等。每条均解释语意,考辨典故,颇有条理。有1927年武进陶氏刊《百川学海》本。

  • 淮鹾问答

    一卷。清周济(1781-1839)撰。周济,字保绪,一字介存,号未斋,晚号止庵,荆溪(今江苏宜兴)人。嘉庆进士,官淮安府学教授。有《味隽斋词》、《词辨》、《介存斋论词杂著》、《韵原》、《说文字系》、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