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元龙诗集
八卷。《附尺牍》二卷。明黄奂(约1596年前后在世)撰。黄奂,字元龙,安徽歙县人。生卒年不详。著有《元龙小品》等。其诗意力主独创,而失之生硬。集中诸体皆备,独无七言律诗。因流俗唱和,多用七言诗,故黄奂鄙薄而不为。诗之雅俗本在格韵,不在体裁。《四库》编者称评:“苟词旨凡近,即四言亦属庸音。苟兴象深微,即七字亦成高调。必禁此一体不作,是又山林畸士矫枉过直之失。”四库已存目。
八卷。《附尺牍》二卷。明黄奂(约1596年前后在世)撰。黄奂,字元龙,安徽歙县人。生卒年不详。著有《元龙小品》等。其诗意力主独创,而失之生硬。集中诸体皆备,独无七言律诗。因流俗唱和,多用七言诗,故黄奂鄙薄而不为。诗之雅俗本在格韵,不在体裁。《四库》编者称评:“苟词旨凡近,即四言亦属庸音。苟兴象深微,即七字亦成高调。必禁此一体不作,是又山林畸士矫枉过直之失。”四库已存目。
九卷附一卷。英国棣么甘(1806-1871)撰,英国傅兰雅(1839-1928),赵元益(1840-1902)译。棣么甘为英国著名数学家,在分析、代数、逻辑方面均有著述。傅兰雅为英国传教士,曾与李善兰
十卷。宋陈友仁因无名氏书本增修。陈友仁生卒不详,字君复,浙江湖州人。宋之遗民。《周礼集说》前有陈友仁序,称其友得书于霅(今浙江吴兴),编节条理与东莱吕祖谦《读诗记》、东斋《书传》相似,名氏则未闻,故携
六种,六卷。清李彦章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李彦章字兰卿,侯官(今福建闽侯县)人。嘉庆年间进士,为翁方纲之弟子。六种有《槐忙吟草》一卷、《榕园诗钞》一卷、《出山小草》一卷、《恋春园诗草》一卷、《归槎杂咏》一
三十卷。唐朝司马贞撰。司马贞,字子正,自号小司马,河内(河南沁阳)人。官至散大夫,弘文馆学士。撰《史记索隐》及《补三皇纪》三十卷。生卒年不详,约开元中人。当初与张嘉会共撰索隐。有褚少孙补司马迁书,又有
不分卷。明文翔凤(约1625年前后在世)撰。文翔凤,字天瑞,号太青,广东三水人,生卒年不详。万历三十八年(1610)进士。官历莱阳令,终太仆寺少卿。著有《太微经》等。是集皆其官山东莱阳(今烟台)令时所
四卷。元滕安上(1242-1295)撰。安上字仲礼。定州(今属宁夏)人。除中山府教授,历禹城主簿,国子博士,转太常丞,拜监察御史。姚燧为其作墓碣铭,称所著有《东庵类稿》十五卷。《经籍志》称安上《东安集
三卷。三国魏曹丕(187-226)撰。曹丕字子桓,曹操长子,曾为五官中郎将,副丞相,后立为魏太子,曹操死后为丞相。公元220年,代汉自立,国号“魏”。曹丕博学多才,《三国志》卷二《文帝纪》称他“好文学
十九种,一百九十四卷。清黄丕烈(1763-1825)编辑。黄丕烈字绍武,号荛圃,又号复翁、佞宋居士,江苏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乾隆举人,官主事。喜藏书,得宋刻图书百余种,题其书室为“百宋一廛”,乾嘉之
二卷。元黄复祖撰。复祖字仲篪,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该书用问答体的形式,解答《春秋》中的疑问。大体以经核传,以传考经,加以综合,并进行折衷。该书专为科举考试而作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列入《春秋》类存目,馆
十八卷,首一卷。清王勋祥修,王效尊纂。王勋祥详见《徐沟县志》。《清源县志》自顺治十八年(1661)知县和羹及邑人王灏儒创修后,至光绪八年(1882)已二百余年,无人正式续修。然乾隆二十九年(176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