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黄帝内经素问

黄帝内经素问

二十四卷。唐王冰(710-804)注。王冰,自号启玄子,医学家。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载其名,称为京兆府参军。又《人物志》谓为太仆令,故后人多称王太仆。王冰素习医学,积十二年时间,于唐宝应元年(762年)整理、注释完成《黄帝内经素问》一书。除上书外,另有托名之作《玄珠密语》、《元和纪用经》等。《黄帝内经素问》,简称《黄帝素问》、《素问》,相传上古黄帝所作,不确。据考,该书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,大约是历代流传增广篇目,于战国时期前后方被整理成一书。汉魏以后,传本颇多,篇目有异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载《黄帝内经》十八篇,无《素问》之名。《素问》之称始见于东汉张机《伤寒论》一书所引。晋皇甫谧《甲乙经序》谓《针经》、《素问》各九卷,皆为内经,恰合于汉志所载十八篇之数。《素问》始存录于《隋书·经籍志》,全元起注本仅存八卷,其第七卷已佚。王冰自谓以所得之旧藏本补入(即今所见通行本之第十九卷至第二十二卷中大论七篇),计得八十一篇,重新编定为二十四卷。王注态度谨严,凡所加字,皆用朱笔书写,以区别于原文,使之不致杂糅。每篇之后,皆注明全元起本第几字,故虽经重行编次,而后人循此犹可考见旧貌。王氏又能表达自己创见,阐秘发微,遂开明代薛己等人探本命门之一派先河。《黄帝内经素问》为中华最早医学典籍之一。该书内容十分丰富,不仅有人体保健卫生知识,且有中医医理药理之阐述,又涉及古人对自然规律之认识,及对哲学思想之阐发。全书充满辩证法思想,对人体病理、病因、病状及临床诊断、治疗原则,对药物性味功效、配伍处方,对针灸之方、养生之道等,均有详细论证,为中医生理学、病理学、诊断学、治则学、方剂学、药理学及针灸学等各方面中医学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。同时,书中还保存了《五色》、《脉变》、《上经》、《下经》、《太始天元册》等古代医学资料。该书在医学上固然对后世产生巨大深远之影响,且在哲学史上亦有一定地位。后世传本多据宋林亿等校本刊刻。林亿校王氏本刊错字六千余个,增注文二千余条,题为《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》。有明嘉靖二十九年(1550)顾从德翻刻宋本,善本,分藏于北京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。另有元读书堂刊巾箱本,金刊本(残卷)。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明顾从德翻宋刻本影印出版,1963年重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华纂订四书大全

    十四卷。清孙见龙撰。见龙字叶飞,号潜村,乌程(今浙江吴兴县境内)人,生卒年不详。康熙五十二年(1713)进士。该书乃作者执掌云南五华书院时所辑,故而以“五华”为名。孙氏匡正《四书大全》之错讹,纠正其偏

  • 豫章丛书

    ①三集,二十六种,四十七卷。清陶福履编。陶福履字稚箕,江西新建人。曾主讲友教书院。丛书收江西学者著作二十六种,经史子集均有,分三集。第一集收清黄永年《春秋四传异同辨》一卷等十二种;第二集收清辛绍业《易

  • 易学一得录

    四卷。清胡泽漳撰。胡泽漳字少珊,湖南益阳人。此书以笔记体例,将自己学易的心得条而记之。其中第一卷辨河图洛书、邵子所传先天图、后天图、六十四卦方图。第二卷论伏羲六十四卦圆图义例,以圆图中方图移易之气机、

  • 尚书解诂

    五十八卷。近代柳荣宗(详见《说文引经考异》)撰。此书原稿不分卷。若以《尚书》的篇目次序来考订的话,知其为五十八卷。此书之解诂颇为精审,引证也详明、确当,可补前人之不足。如释《尧典》中“曰若稽古帝尧,曰

  • 桂之华轩文集

    九卷。《补遗》一卷。清代朱铭盘(1852-1893)撰。朱铭盘少倜傥,善属文,壮事张裕钊,他的文章本有骈体基础,又有古文功夫。章太炎为其文集作序云:其文上规晋宋,下亦流入初唐。文集中有些作品,如《东援

  • 马端肃奏议

    十二卷。马文升撰。马文升(1426-1510),明河南钧州(今禹县)人。字负图,号三峰居士。景泰(1450-1457)进士。授御史,历任山西、湖广巡按,福建按察使。成化(1465-1487)初,巡抚陕

  • 愍忠录

    二卷。撰者不详。该书记北都、保定、陕甘、山西、南都等地明末死难诸臣,前有叶晴峰序。现有《崇祯丛书十种》本。

  • 蓝户部集

    二十六卷。清蓝千秋(约公元1729年前后在世)撰。蓝千秋,字长青,一作长清,号石,宜黄(今江西宜黄县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千秋以诸生荐授国子监学正,官至盛京户部员外郎。集中诗四卷,文二十二卷。然其诗文皆

  • 黄帝阴符经注

    ①一卷。唐张果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张果,据《旧唐书·方伎列传》称,不知何许人,武则天时隐于中条山,往来汾(临汾)、晋(太原)间,时人传说他有长生秘术,武则天遣使召之,诈死未应。唐开元二十一年(733年)

  • 天寥年谱

    一卷。续一卷。别记一卷,甲行日注八卷。明叶绍袁(1589-1648)自撰。绍袁字仲韶,号天寥道人,江苏吴江人。天启进士,官至工部主事,崇祯三年(1630年)乞归。明亡后出家为僧。著有《湖隐外史》、《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