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龙龛手镜

龙龛手镜

四卷。辽释行均(生卒年不详)撰。行均字广济,俗姓于氏,通小学。此书是一部按部首和四声两相结合排列的字书。卷首有辽圣宗统和十五年七月一日燕台悯忠寺(即今北京法源寺)释智光(字法炬)序。智光认为有了这部书,“犹手持于鸾镜,形容斯鉴,妍丑是分”,故名曰《龙龛手镜》。宋人避宋太祖祖父赵敬讳,遂改“镜”为“鉴”。辽圣宗统和十五年即宋太宗至道三年(997),此书当完成于此时。智光序说行均为作此书曾费时五载。其编写目的,主要是使佛徒由通解文字而领悟佛典。此书虽按部首编次文字,但部首又按平、上、去、入四声读音分为四卷。卷一平声九十七部,卷二上声六十部,卷三去声二十六部,卷四入声五十六部,共计二百四十二部。各部之字亦按四声排列。这种部首与四声相结合的排列方法,别具一格,是检字法的新创获。全书共收二万六千四百三十余字,注释十六万三千一百七十余字,总共十八万九千六百一十余字。每字之下,仿《干禄字书》体例,详列正、俗、今、古及或作诸体。字下注音释义。注音或用反切,或注直音,并不一律。释义较简略,以释字为主,释词则不多。《四库提要》云:“于《说文》、《玉篇》之外,多所搜辑,虽行均尊其本教,每引《中阿含经》、《贤愚经》中诸字,以补六书所未备,然不专以释典为主。”因而书中或体、俗体、讹体很多,与正体杂然并陈。可供考查俗体、或体之用,是研究异体字,简化字的宝贵资料。主要缺点是分部不够科学,全然不顾形与声的结构关系;注音释义也颇多错误。旧有北宋刻本,清代有《函海》本(乾隆本、道光本、光绪本)、《正谊斋丛书》本,民国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抄本,今有1985年中华书局影印高丽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秦刻石释音

    一卷。元吾邱衍(1272?-1311)撰。邱衍字子行,号竹房,又号竹素,人称贞白先生,亦称吾衍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隐居不仕,授徒以终。通经史百家之言,工篆籀,精文字音韵之学。著作尚有《续古篆韵》、

  • 铜梁山人诗集

    二十五卷。清王汝壁(?-1806)撰。王汝壁,字镇元,乾隆三十一年(1766)进士。铜梁(今四川铜梁)人。中进士后分吏部学习,曾任员外郎、礼部郎中,吏部郎中,直隶顺德府知府,保定府知府等职。乾隆五十五

  • 道德真经论

    ①四卷。宋吕惠卿(1032-1111)撰。吕惠卿,字吉甫,泉州晋江(今属福建晋江)人。曾帮助王安石推行新法,官至参知政事。除《道德真经论》外,另著有《宋中太一宫碑铭》。《道德真经论》又称《道德真经传》

  • 周易阐理

    四卷。清戴虞皋撰。戴虞皋号遁轩,昆山人。该编原稿共有三四百页,戴虞皋自己认为太繁,于是删减只留存十分之一二。他的儿子戴孙贻又认为过于简单,所以又用原稿补其遗缺即成现在本。该书成于康熙四十一年(1702

  • 晚晴楼诗草

    二卷。清曹锡淑(约1740年前后在世)撰。曹锡淑字采荇,上海人。曹一士、陆凤池之女。生卒年均不详。嫁同里举人陆正笏。曹锡淑工诗,承其家学,具有轨范,大致以性情深至为主。有《晚晴楼诗草》二卷,又有《拂珠

  • 庄子札记

    三卷。清武延绪(生卒年不详)撰。武延绪,字次彭,光绪十八年壬辰(1892)进士。官至京山、咸宁两县知县。撰有《庄子札记》。清代学者研究《庄子》的著作体例不一,或圈点、训诂,或集注、释解,或笔记、评议,

  • 雨蕉斋诗选

    七卷。清吴淇(生卒年不详)撰。吴淇,清初人,康熙间曾官广西浔州推官,《雨蕉斋诗选》系作者自行编订,分体为卷,收五、七古,五、七律,五、七绝各若干,五言排律六首。吴诗凡三刻,初刻为居家时所作,次刻为谒选

  • 诊宗三味

    一卷。清张璐(详见《张氏医通》)撰。又名《石顽老人诊宗三味》。张氏认为人身有病,莫不见之于脉。但当时的某些脉学著作却颇多疏漏谬误之处,于是编撰此书。书成于康熙二十八年(1689)。全书共三万七千字,以

  • 周易周氏义疏

    一卷。辑佚书,陈周弘正(见《周易周氏义疏》辞条)撰,清马国翰辑,载于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中。《周易周氏义疏》据《陈书》本传作十六卷,《隋书·经籍志》亦同。早亡佚。马氏据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、孔颖达《周易正

  • 文章精义

    一卷。宋李涂撰。李涂,字耆卿,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,其事迹亦无可考。著有《文章精义》。是书世无传本,诸家书目亦皆不载。唯《永乐大典》有之。考焦竑《国史经籍志》,有李涂《文章精义》二卷,亦无传本。清乾隆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