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龙龛手镜

龙龛手镜

四卷。辽释行均(生卒年不详)撰。行均字广济,俗姓于氏,通小学。此书是一部按部首和四声两相结合排列的字书。卷首有辽圣宗统和十五年七月一日燕台悯忠寺(即今北京法源寺)释智光(字法炬)序。智光认为有了这部书,“犹手持于鸾镜,形容斯鉴,妍丑是分”,故名曰《龙龛手镜》。宋人避宋太祖祖父赵敬讳,遂改“镜”为“鉴”。辽圣宗统和十五年即宋太宗至道三年(997),此书当完成于此时。智光序说行均为作此书曾费时五载。其编写目的,主要是使佛徒由通解文字而领悟佛典。此书虽按部首编次文字,但部首又按平、上、去、入四声读音分为四卷。卷一平声九十七部,卷二上声六十部,卷三去声二十六部,卷四入声五十六部,共计二百四十二部。各部之字亦按四声排列。这种部首与四声相结合的排列方法,别具一格,是检字法的新创获。全书共收二万六千四百三十余字,注释十六万三千一百七十余字,总共十八万九千六百一十余字。每字之下,仿《干禄字书》体例,详列正、俗、今、古及或作诸体。字下注音释义。注音或用反切,或注直音,并不一律。释义较简略,以释字为主,释词则不多。《四库提要》云:“于《说文》、《玉篇》之外,多所搜辑,虽行均尊其本教,每引《中阿含经》、《贤愚经》中诸字,以补六书所未备,然不专以释典为主。”因而书中或体、俗体、讹体很多,与正体杂然并陈。可供考查俗体、或体之用,是研究异体字,简化字的宝贵资料。主要缺点是分部不够科学,全然不顾形与声的结构关系;注音释义也颇多错误。旧有北宋刻本,清代有《函海》本(乾隆本、道光本、光绪本)、《正谊斋丛书》本,民国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抄本,今有1985年中华书局影印高丽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半江集

    十五卷。明赵宽(1457-1505)撰。赵宽,字栗夫,号半江,吴江(今江苏吴江县)人。明成化十七年(1481)进士第一,历刑部郎中、浙江提学副使,终广东按察史。著有《半江集》。此集在明正德间有王思诚刻

  • 大学章句质疑

    一卷。清郭嵩焘(1818-1891)撰。嵩焘字伯琛,号筠仙,晚号玉池老人,湖南湘乡(今湖南湘乡)人。清外交家,古文家,中国首任驻外公使。著有《养知书屋诗文集》、《使西纪程》、《礼记质疑》、《中庸质疑》

  • 大元海运纪

    二卷。元时无撰人名氏。后为黄陂陈毅,从杭州丁氏秘抄本中录出。清乾隆修《四库全书》时也未著录。是书本为《经世大典》中“海运”一门中的内容,但《经世大典》一书久已亡佚,仅散见于《永乐大典》中。胡香农从《永

  • 切韵求蒙

    一卷。清梁僧宝撰。梁氏本名思问,字伯乞,号寒白退士,顺德(今广东顺德县)人。咸丰九年(1859年)进士。精音韵学,尚著《四声韵谱》十六卷。二书相辅而行,是阅读《广韵》的参考书。《切韵求蒙》是表现中古语

  • 穀梁传补注

    一卷。清姚鼐(详见《左传补注》)撰。该书是作者所撰《三传补注》中的一种。作者治《春秋》贯通三传,不专守一家之说,往往引三传互相证明,择其义长者从之。该书引《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之说以证《穀梁传》之义,对

  • 西塘集

    十卷。宋郑侠(1041-1119)撰。郑侠,字介夫。福州福清(今福建福清县)人。治平四年(1067)进士,任光州司法参军。时王安石变法,数以书言新法之弊。监安上门时,天旱,流民四起,作《流民图》献神宗

  • 延平文集

    三卷。《附录》二卷。宋李侗(1093-1163)撰。李侗,字愿中。世号延平先生。南剑州剑浦(今福建南平)人。延平,为李侗所居之地。绍兴间,朱熹任同安主簿前后,曾于延平两会李侗而授其学,四年后李侗卒,计

  • 金史纪事本末

    五十二卷。清李有棠(生平事迹详见《辽史纪事本末》)撰。此书和《辽史纪事本末》是姊妹篇。分正文和考异两部分,正文载取《金史》重大政治、军事事件,记述其始末;考异以小注的形式,勾稽群书,考其异同,以便观览

  • 西汉会要

    七十卷。南宋徐天麟撰。徐天麟字仲祥,南宋临江(今江西清江县)人,伯父为南宋史学家徐梦莘。开禧元年(1205)进士,历任惠州、潭州通判及英德府知府,政治清明,晚年谢官回籍。幼时受父亲及伯父影响颇深,平生

  • 文选锦字

    二十一卷。明凌迪知(详见《万姓统谱》)撰。本书以《文选》字句辑为二十七门。自谓在合并清江刘氏《类林》及眉山苏氏《双字类要》二书的基础上增减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