㪜
《姓氏词典》引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《姓氏词典》引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Zhùdū【综】 宋时吐蕃折平族首领铸督廷巴,见《宋史·吐蕃传》(54,101)。
读音:Kuà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北京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 “现代北方有 (此姓)。”
读音:Zhāng/Ja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苗栗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Huàyáng【源】春秋时秦宣太后之弟封华阳君(华阳故城在今陕西华山之北),子孙因以为氏(12,60)。 【望】京兆(17,418)。 【人】华阳通,汉时谏议大夫(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
读音:Liú【源】镏即留,春秋时郑邑,后为周大夫刘子采地,古时留、刘字通,其故城在今河南偃师西南35里之刘聚,以地为氏(60,62)。镏乃刘之讹字(60)。书传无镏字,疑即刘氏刀屈曲为之(24)。【变
读音:E-'érlǔ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似系阿鲁氏之异译。暗都剌蛮,阿儿鲁氏,元元统二年任南台御史,见《至正金陵新志》(399)。
读音:bó fū【综】 见《姓苑》(21)。伯夫氏,墨家流也,见《韩子》(6,7,17)。张澍考证,《庄子》、《淮南子》等地作相夫氏(26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广韵》 有载,初见于《姓苑》。《姓
读音:suì明河南邓州有岁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yuán【源】 ①战国时魏侯支庶新垣氏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 ②垣,秦邑,属略阳郡,以邑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1,21,60)。略阳垣氏,氐人,见《宋书》(242)。【望】 下邳(1
读音:chì xiǎo dòu【源】 鲜卑人姓(70)。【变】 北魏时改赤小豆氏为豆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12,2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后改为豆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