乙
【源】 ①源自子姓。殷汤字天乙,其支孙以王父字为氏(6,7,12)。②襄阳乙氏出自春秋时北狄(12)。③河南乙氏由北魏时乙弗氏所改(6,7,12)。④赐姓。五代时后唐明宗赐奚王之副使格斯齐宜姓乙(52,60)。【望】 襄阳、河南、黎阳、平原(7,12,17,21,418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山东长清(317)、新疆呼图壁(342)、台湾台北、桃园(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乙世,汉时南郡太守(1,21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山西之运城、临汾,安徽之霍山,福建之邵武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归 “入声” 部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子姓。商汤,字天乙,支孙因以王父字为氏。” ②或出自古代北方少数民族。郑樵又注: “前燕有护军乙逸,今襄阳有乙氏; 又,燕有鸿胪乙归,扬武将军乙爱,皆北狄种类。”③又注: “ 《河南官氏志》: 乙弗氏改为乙氏。”④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五代史》 云: “后唐明宗赐奚王副使格斯齐宜姓乙。” 望出襄阳、河南、荥阳、平原。
汉代有乙瑛; 又有乙世,南郡太守; 宋代有乙太度,宁化知县; 明代有乙瑄,成化进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