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yì小邾子后有绎氏;楚公族有绎氏。(见《路史》)
读音:Bōwú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Yìliánzhē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元史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元有亦怜真·班。” (按: 《姓氏考略》注“亦”引清张澍语曰: “或元亦怜真之后以为氏。”是“亦怜真”,元
读音:Tóu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。晋文公之竖头须,头氏或出此,见张澍《姓氏寻源》(60,62,63)。【布】北京、湖北武汉、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黑龙江之五大连池市、
读音:shé【源】 ①周官舌人之后(7,60)。②春秋时越公族之后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【望】 会稽(17,418)。【它】 以春秋时越大夫舌庸之后有舌氏,似有误(7,11,17)。《吴越春秋》
读音:Xīlè历史上羌族之党项人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(西)夏殿前太尉锡勒遵义。”未道其详。
读音:Túbǔdài元代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元代蒙古族姓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秃别歹”。②元代“色目人”姓,为元色目人三十一种
读音:Zhuān【源】 ①春秋时鲁附庸国有鄟(故城在今山东郯城东北),灭于鲁,子孙以国为氏,去邑为专氏(21,60,62)。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卫公子鱄之后有专氏(60,62)。【望】 吴郡(17,41
读音:Chǎo【源】 见《姓氏考略》(60,62,63)。【布】 清时陕西高陵县有此姓(60,91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明史》收载,“明有炒花”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uǒbǐ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勒尔家支(37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