傉檀
【源】 东晋末南凉秃发傉檀之后,子孙以字为氏(17,62,63)。
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据 《姓觿》注云: “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于秃發(发) 氏。南凉秃发·利鹿孤之弟名傉檀,子孙因以为氏。”
【源】 东晋末南凉秃发傉檀之后,子孙以字为氏(17,62,63)。
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据 《姓觿》注云: “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于秃發(发) 氏。南凉秃发·利鹿孤之弟名傉檀,子孙因以为氏。”
读音:Mǎ【源】①系自嬴姓。伯益之后。战国时赵王之子赵奢为惠文王将,有功封马服君,子孙以马服为氏,后改为单姓马氏(9,12,15,17,60)。③东汉大司徒马宫,本马矢氏,后改为马氏(21)。④五代时
读音:Bó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。其注“泊”云:“《潜夫论》: ‘夏禹后有泊氏。’ 一作 ‘汋’。”《姓氏词典》则云: “系泊姓分族,见《姓谱》。”
读音:Zháládǎi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或为扎拉台氏之异译。秃灭歹,札剌歹氏,元至元中任镇江路高唐翼中千户所达鲁花赤,见《至顺镇江志》(399)。
读音:yáo lǐ【综】 金时山西孟县有姚李安隆、姚李绍先、姚李安礼、姚李安仁四兄弟,皆举人(21,60)。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金有山西盂县姚李安降、姚李绍光等兄弟四人,皆举
读音:bì【音】 亦音佛Fú(7,9,17)。【源】春秋时晋大夫郤至之车右茀翰胡之后(7,26,60)。【变】一作佛(7,60)。【望】河东(17,418)。【布】山东济阳有此姓。【人】战国齐宣王时有
读音:Xīěrtú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伯都纳地方。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收载;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锡尔图”。姑兼收以备考。
读音:Dòngē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,世居那木都鲁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东阿〕(180,260)。【人】 清镶蓝旗满洲生员马隆阿之妻为东阿氏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那木都
读音:Hèshū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原为金时人姓(23)。凡二派,出叶赫、吉林乌拉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清宗室觉罗广德之妻为和舍氏(260),〔和舍〕似即赫书之异译。历史上少数民族
读音:Sūduān《姓氏词典》引《明史》收载。“明有苏端妈末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Sù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7,9)。【变】一作〔樕〕(60)。【望】晋陵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归 “入声”部,其注云: “望出晋陵。”未详其源。又,《中文大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