兀良合
【源】 元时蒙古人姓。兀良合系元时部落,为成吉思汗五世祖敦必乃之属民,以部为氏(57,397)。今蒙古族仍有此姓(384)。【变】 亦译〔兀良罕〕(57)、〔兀良合惕〕(384)、〔兀良〕(61,397)、〔兀哴罕〕、〔兀哴孩〕(429)。明时改译〔兀良哈〕(384),至清改为乌梁海(23)。【布】 内蒙古巴林右旗中、南部有此姓(384)。【人】 速不台(亦作雪不台,或苏佈特),蒙古兀良合氏,从元太祖征里吉、钦察、金国等,常为军锋,定宗时卒,谥忠定(57,61,399)。
【源】 元时蒙古人姓。兀良合系元时部落,为成吉思汗五世祖敦必乃之属民,以部为氏(57,397)。今蒙古族仍有此姓(384)。【变】 亦译〔兀良罕〕(57)、〔兀良合惕〕(384)、〔兀良〕(61,397)、〔兀哴罕〕、〔兀哴孩〕(429)。明时改译〔兀良哈〕(384),至清改为乌梁海(23)。【布】 内蒙古巴林右旗中、南部有此姓(384)。【人】 速不台(亦作雪不台,或苏佈特),蒙古兀良合氏,从元太祖征里吉、钦察、金国等,常为军锋,定宗时卒,谥忠定(57,61,399)。
读音:bù yí【源】 春秋时宋微子之后有不夷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春秋时宋大夫不夷甫须之后,见《世本》(60)。不夷系宋大夫采邑,因邑为氏,见《姓谱》(17)。【变】 或作不苐,亦作不茅(4
读音:Yǎn/Yean,Yen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读音:zǐ gān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公族之后有子干氏(17,60)。②系自姓。春秋时楚公子比,字子干,曾奔晋,复归楚,自立,弃疾胁之,自杀,后世必有以字为氏者
读音:Fē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3)。 【布】山东新泰(359)、河南潢川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新会、四川之合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黎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《姓
读音:Lǎxì阿昌族姓氏。今云南之陇川有分布,其汉姓为 “徐”,盖取lǎxì之尾音谐以音近之汉姓“徐”而得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阿昌族》有载。未详其他。
读音:Mòqítè【综】清镶黄旗蒙古护军校佗罗逊之妻为莫齐特氏(260)。
读音:Sù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高雄有此姓(68,261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初见于《姓苑》,归“入声”部,未详其源。汉代有㴋河, 雁门太守。
读音:hé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0,62)。 【望】 冯翊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引 《通志·氏族略序》云: “女生为姓,故姓之字多从女。如: 婤、姶、&
读音:Qī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江西丰城(357)、台湾苗粟、屏东、花莲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阳泉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Ānjiā【源】 ①清时满洲八旗姓。世居普塞屯村(23,63,180,260)。②锡伯族姓(201)。亦作〔安加〕(100)。【变】 后改为安氏(180,201,433)。【人】 清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