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孟
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卫襄公之子公子絷,字公孟,其孙以王父字为氏(7,12,17,60)。一说,公孟为之字(7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公孟子高,周时人,见《尚友录》(21)。
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北京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,其注云: “姬姓,卫公孟絷之后也。” 以字为氏。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亦云:“卫襄公子公子絷字公孟,其孙, 以王父字为氏。”
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卫襄公之子公子絷,字公孟,其孙以王父字为氏(7,12,17,60)。一说,公孟为之字(7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公孟子高,周时人,见《尚友录》(21)。
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北京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,其注云: “姬姓,卫公孟絷之后也。” 以字为氏。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亦云:“卫襄公子公子絷字公孟,其孙, 以王父字为氏。”
读音:Kèyīn【源】 ①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四派,出黑龙江、色钦、乌喇、努克特勤等地(23,63,180,260)。②达斡尔族姓(莫昆名),属克音哈拉,亦译作〔克因〕、〔克殷〕、〔何因〕等,其汉姓为何(
读音:Dǔ/Du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东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Cháisè’ěr【源】 明清时黑龙江下流奇勒尔人姓。部分奇勒尔人后融入赫哲族(429)。
读音:ogùshāmǎ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沙玛家支(375)。
读音:péng zǔ【源】 系自彭姓。陆终之子籛封于大彭(参见彭氏),号大彭,大彭即彭祖,支孙因氏(7,12,17,60)。亦见《国语·郑语》(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
读音:Jiān【综】 据庄鼎彝《两汉不列传人名韵编》载,煎巩,羌人,见《赵充国传》(63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此姓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据《汉书》亦收。未详其源
读音:jù【源】 ①相传黄帝之师封钜之后有巨氏(60)。 ②炎帝之后(60)。 ③巨辰经氏之后(91)。 ④战国时鲁家巨子之后(91)。【变】 与钜通(16,91)。【望】 平昌(17,21,418)
读音:tè lè【源】 唐时突厥酋长称特勒,见《旧唐书》,盖以官为氏(60,62)。历史上突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旧唐书》 注云: “突厥酋长为特勒。盖以官为氏。”隋代有特勒·甸
读音:tài【源】 ①周文王四友之一太颠之后,见《元和姓纂》(6,12,60)。一说,文王四友为闳夭、太公望、南宫适及散宜生,太颠亦作泰颠,似非四友之一,仅为周文王之贤臣(62)。②高车薛干部有太姓(
读音:Wūwán【源】 ①乌丸出乌桓国,为东胡别种,在山西境北外,汉初匈奴灭其国,余众进乌桓山,因以号乌桓,后渐众,汉末为曹操所破,其遗民居那河(即嫩江)之北,自称乌丸(87)。当以国为氏(60,6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