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chà

【音】 今亦音Shā(91)。【源】 ①系自嵬姓。相传为古帝鬼騩氏之后,饶、攘、刹(炎帝时侯国)是也(17,60,62)。当以国为氏。 ②古真腊国(古城在今广西扶绥境旧扶南城,汉时称扶南国,唐时称真腊国)国王姓刹(17,62)。【望】 真腊(17,418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、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或为古帝鬼騩氏之后, 其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鬼騩氏之后有刹氏。”②或出自嵬姓。王符 《潜夫论·志氏姓》云:“嵬姓,饶、攘、刹是也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 以为“”属 “古代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姓”,“此民族与匈奴同源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喀爾哈綽特

    读音:Kā′ěrhāchuòtè【综】 清驻防察哈尔正蓝旗中有喀尔哈绰特氏(259,260)。

  • 读音:zhòng【音】 亦音种(Chóng)(7,15,17)。【源】 颛顼帝之裔重黎之后。一说,少昊时重为南正司天之事,黎为北正司地之事,以官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2,17)。【望】 汲

  • 读音:Bīn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【布】江西萍乡(371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、河南洛阳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河南之郑州、湖北之老河口、广东之新会

  • 安丘

    读音:ān qiū【源】 春秋时莒子食邑,因氏,见《路史》(17)。北海密县(故城在今河南密)西南有安丘城,以邑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 亦作〔安邱〕(12,17)。【人】 安丘望之,汉时京兆长陵人

  • 烏喇那拉

    读音:Wūlǎnàlā【综】 清世宗孝敬宪皇后为乌喇那拉氏(72)。又,清太宗继妃为乌拉纳喇氏,亦作〔乌喇纳喇〕(72),〔乌拉纳喇〕似即乌喇那拉之异译。

  • 棠谿

    读音:Tángxī【源】 系自姬姓,其先周大夫食邑于棠谿(故城在今河南西平西北百里),谓之棠谿公,后地入于楚。故吴王之弟夫概王奔楚,为棠谿氏,其后字讹为唐谿(6,7,12,17)。【变】 亦作〔堂谿〕

  • 读音:Chǔ楚姓的起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出自芈姓。周成王封颛顼帝高阳氏之裔鬻熊之曾孙熊绎于丹阳,国号荆,后迁都于郢,始改国号楚,后世子孙遂以国为氏。二是源自鲁大夫林楚。楚姓最初发源于今湖北一带,

  • 博爾濟錦

    读音:Bó’ěrjìjǐn/Borjigin【源】 ①元时蒙古人姓。国姓,见《蒙古源流》(24,63)。②清蒙古镶黄旗中仍有此姓(61,259)。【变】 清满洲正白旗(259)、驻防杭州满洲包衣镶白旗

  • 楚宗

    读音:chǔ zōng【源】①系自曹姓。小邾子之后有楚宗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②系自芈姓。楚公族之后有楚宗氏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据《路史》云: “小邾子后有楚

  • 读音:Qí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河南洛宁(294)、武进(314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省多此姓——太原、大同、长治、运城、临汾、晋城、忻州等地均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