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yǒu

【源】 春秋时鲁庄公之弟,公子季友之后,以王父名为氏(60,62)。【望】 河南(17,60,418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山西绛县(324)、山东新泰(359)、湖北钟祥(388)、台湾台北、花莲(64,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友道,汉时河内人,平原相(21)。友通期,汉时美人。梁商献之于顺帝,通期有微过,以归府,商不敢留,嫁之,梁冀遣客盗还,私与之居(7,9,17,26)。友通期一作支通期。《汉书》注:友姓也(26),而《容斋随笔》以〔友通〕为复姓(15,24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泸水,福建之邵武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运城、临汾、忻州及吕梁地区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鲁公子季友之后。”季友乃春秋时鲁庄公之弟。此以名为氏,当系出姬姓。望出河南。

汉代有友通,平原相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Kē柯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自姬姓。春秋时有吴国公子柯卢,其后代以“柯”字为姓氏。二是北魏柯拔氏改姓柯,其后世子孙遂为柯姓。三是古代羌族、鲜卑族中都有柯姓,其后

  • 壺邱

    读音:Hú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此系“以地为氏”。列子师壶邱子林,郑人。或作“壶丘”; 又作“狐丘”、“狐邱”。

  • 安迟

    读音:ān chí代北姓,后改为安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安迟氏,改为迟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复姓》)

  • 夏侯

    读音:Xiàhóu夏侯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。杞为楚国所灭,杞简公之弟佗逃往鲁国,鲁悼公封以侯爵,以奉大禹之祀,世称夏侯,其后代子孙因以为姓氏。夏侯姓以谯郡(今安徽、河南之间)、鲁国郡(山东曲阜)

  • 读音:yì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东夷牟奴国之帅姓逸(60,61)。牟奴国即牟子国,为祝融之后,在今山东蓬莱东南(62)。【布】 北京、辽宁、沈阳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逸芝惟,晋时牟

  • 读音:Tán【音】 谭氏有谈(Tán)、寻(Xún)二音(17,19,63)。参见谭(Xún)姓。【源】 ①谭国,春秋时姒姓小国。在济州平陵县(故城在今山东济南东北山镇),为齐桓公所灭,谭子奔莒,子孙

  • 干哈

    读音:Gānhǎ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圖魯卜岱

    读音:Túlǔbǔ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脱里别歹”,又有“朵里别歹”,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以为一姓之别译,故合二为

  • 读音:shé【源】 ①周官舌人之后(7,60)。②春秋时越公族之后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【望】 会稽(17,418)。【它】 以春秋时越大夫舌庸之后有舌氏,似有误(7,11,17)。《吴越春秋》

  • 尼奇哩

    读音:Níqíl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四派,出乌喇、珲春、德尔吉倭济、苏发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一作〔尼奇理〕(259,260)。②清镶黄旗满洲护军参领塔里善之妻为倪几尔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