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
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②彝族姓(208)。【布】 辽宁锦县(62)、新疆呼图壁(342)、台湾高雄(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辽宁之清源,山西之运城、临汾、左权,陕西之韩城等地有分布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元代有哲别。
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②彝族姓(208)。【布】 辽宁锦县(62)、新疆呼图壁(342)、台湾高雄(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辽宁之清源,山西之运城、临汾、左权,陕西之韩城等地有分布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元代有哲别。
读音:zhāo shè【综】 汉功臣表有平州共侯昭涉掉尾,以击臧茶功,侯千户。子戴侯种,种子怀侯它人,它人子孝侯马童,马童子昭涉昧失侯。汉元康四年掉尾玄孙涪不更福,诏复其家(7,21)。亦作〔昭沙〕(
读音:wàng【源】 ①宋时都禄夷有旺姓,见《宋史》(60,62)。②西夏人姓(31,60,240)。③纳西族拉木家,原属峨尔家,后改为旺氏(152)。【布】 江西宁都(280)、江苏高淳(305)、
读音:Zhàolěi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源出元时昭垒部,以部为氏(23),世居马察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玛察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本部落名,以部为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
读音:qiū mù líng丘穆陵氏,后改为穆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“丘目陵”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 云:“亦作丘穆陵。丘穆陵氏后改为穆氏。”
读音:Ē'nán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援引 《黑龙江志稿》收载,或作“鄂嫩”。发源於鄂嫩河(黑龙江之旧称),因以河名为姓。后或改为单姓鄂、敖、吴,盖取阿难 (鄂
读音:Yuè/Yueh,Ywe【源】 ①亦作说。商时贤人傅说之后,以名为氏(12,15,60)。②昌黎悦氏,出自鲜卑,见《后燕录》(17,21)。或谓代北复姓悦力氏之后改为悦氏(27)。③清四川永宁道
读音:Ào【综】源出不详。台湾台东(64)、贵州安顺等地均有此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今浙江嵊泗县有此姓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xú wú【源】 ①春秋时郑公子中有食采于徐吾之乡者,后以为氏,见《广韵》(11,60)。②茅戎(春秋时夷国,故城在今河南陕县北)之别派有徐吾氏,见《路史》(17)。③春秋时晋大夫知徐吾之后,见
读音:Bǔzhànnā【综】 沈阳锡伯族姓,汉姓为卜(433)。
读音:Qiāng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初见於《姓苑》。本为地名,或以地为氏。一作“羌丘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