喀喇沁
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乌拉,叶赫等地(23,63,180,260)。喀喇沁,为内蒙古昭乌达盟之旗名,以地为氏(23)。【变】 ①一作〔喀尔沁〕(180)。 ②清时三等轻车都尉觉罗宝玳之妻为喀勒尔沁氏(260)、〔喀勒尔沁〕似即喀喇沁之异译。
清代满族姓氏。本系地名。以地为氏,世居乌拉及叶赫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乌拉,叶赫等地(23,63,180,260)。喀喇沁,为内蒙古昭乌达盟之旗名,以地为氏(23)。【变】 ①一作〔喀尔沁〕(180)。 ②清时三等轻车都尉觉罗宝玳之妻为喀勒尔沁氏(260)、〔喀勒尔沁〕似即喀喇沁之异译。
清代满族姓氏。本系地名。以地为氏,世居乌拉及叶赫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读音:yīng xián颛帝后有英贤氏。(见《路史》)
读音:Tīng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朔州、忻州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据《姓谱》注云: “以州名为姓氏。汀州,即今福建长汀。”
读音:Guǒluòguǒtè’ěr【综】 清驻防察哈尔镶黄旗有果洛果特尔氏(260)。
读音:qí【源】①帝尧之姓为伊耆,其后有耆氏(7,9,17,24,60)。②西域人姓(17)。 【望】河南(17,418),太原、乐陵(60)。 【布】北京有此姓(92)。 【人】耆域,北周时天竺人,
读音:Zǎnlú【综】 北魏时改代北昝卢氏为昝氏(12,27)。一说,改为沓(6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后改为昝氏。
读音:Wéi韦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韩姓改姓而来。传西汉初年韩信被杀,萧何将韩信的儿子送往南粤躲避,其子为避仇,以“韩”字半边“韦”为姓,遂世代相传。二是以国为姓氏。出自颛顼大彭之后,夏
读音:féng hóu【源】 ①夏商诸侯之后,以国爵为氏(24)。②出自南匈奴。东汉元初中,逢侯诣朔方降,邓遵奏徙逢侯于颍川,见《后汉·南匈奴传》,后遂有逢侯姓(60,62)。【人】 逢侯丑,春秋时楚
读音:Jísè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读音:zǐ gān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公族之后有子干氏(17,60)。②系自姓。春秋时楚公子比,字子干,曾奔晋,复归楚,自立,弃疾胁之,自杀,后世必有以字为氏者
读音:Xuēgān【源】薛干乃鲜卑别部,以部为姓(17,62,70)。一说即叱干氏(49,70)。 【变】一作〔薛千〕(17,62)。 【人】薛干太悉伏,薛干部帅,见《魏书》。亦作叱干他斗伏,见《晋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