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國
【源】 汉侯公(汉高祖遣侯公说项羽中分天下,即此人也)济太上皇于鸿沟之阸(音厄,意为危难),谥曰安国君,必其子孙以安国为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【人】 安国少季,汉时霸陵人,武帝时出使南越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7,12)。安国谟,明时庆都人,万历中任赵州训导,见《赵州志》(21)。
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姓氏寻源》注云:“汉侯公济太上皇于鸿沟之阸,谥曰安国君,后其子孙以‘安国’为氏。”
汉武帝时有安国·少季,出使南越。
【源】 汉侯公(汉高祖遣侯公说项羽中分天下,即此人也)济太上皇于鸿沟之阸(音厄,意为危难),谥曰安国君,必其子孙以安国为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【人】 安国少季,汉时霸陵人,武帝时出使南越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7,12)。安国谟,明时庆都人,万历中任赵州训导,见《赵州志》(21)。
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姓氏寻源》注云:“汉侯公济太上皇于鸿沟之阸,谥曰安国君,后其子孙以‘安国’为氏。”
汉武帝时有安国·少季,出使南越。
读音:bì xī【综】 唐时突厥郁射施大酋有苾悉姓,见《唐书·突厥传》(60,62)。后改为苾氏(62)。历史上突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据《唐书·突厥传》 云: “郁射施大酋有苾悉姓。
读音:Tán【音】 谭氏有谈(Tán)、寻(Xún)二音(17,19,63)。参见谭(Xún)姓。【源】 ①谭国,春秋时姒姓小国。在济州平陵县(故城在今山东济南东北山镇),为齐桓公所灭,谭子奔莒,子孙
读音:Wūzhālā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满族姓,清顺治时有前锋统领锡图库,姓此氏。” (按:此当即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所收之“乌扎喇” 氏,后或改为单姓“吴
读音:Wūliè【综】 金人之姓。乌烈肃忠,金时平遥县典史,见《康熙平遥县志》(71)。
读音:wàng【源】 ①帝尧时有临侯望博,此为望姓之始,见《风俗通》(1)。②系自姜姓。齐太公望之后,子孙以名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7,21)。【望】 魏兴(17,60,418)。【布】 江西
读音:E-shǐnàn【综】 突厥人姓。唐时武卫大将军阿史难什钵芯,见《金石萃编》(242)。而《旧唐书》作阿史那什钵芯,则阿史难似即阿史那之异译。今姑录此以备考。
读音:jí【源】 ①及氏系自箴姓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②春秋时晋大夫采邑,以邑为氏(60)。【望】 清河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台湾(68,261)、北京、山东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及宦
读音:Wūxīn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西拉木楞(23,63,260)。【变】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什保之妻为吴兴氏,正蓝旗满洲护军阿玉玺之妻为吴新氏(260),〔吴兴〕、〔吴新〕等似均为乌新之异译。清
读音:lí【源】 系自姬姓,与骊氏同源。古有孋戎国,也称骊戎国(故城在今陕西临潼境),其后以国为氏(15,21,24,60)。【人】 孋仲仁,汉时淮王相(15,21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
读音:Nánmé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,9,11,12,17)。必居城之南门者以为氏,或启闭南门之官以为氏(60,62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南门蝡,汤之七佐之一(17,60)。现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