巍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浙江上虞(279)、江苏高淳(305)、武进(314)、湖南湘潭(373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安徽之贵池,湖北之老河口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长治及吕梁地区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有载,未详其源。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浙江上虞(279)、江苏高淳(305)、武进(314)、湖南湘潭(373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安徽之贵池,湖北之老河口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长治及吕梁地区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有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Chí/Chyr,Chr【源】西周铜器铭文所见之氏(94)。
读音:Zhāngguān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Òu【源】 系自姒姓。春秋越王无疆之后有沤氏(8,17,60)。【布】台湾台南有此姓(68,26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广西之灌阳有分布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“沤氏
读音:Rǎngsì【源】 孔子弟子壤驷赤之后,见《家语》、《姓氏英贤传》(60,62)。【望】 京兆(17,418)。【人】 壤驷射,汉时光禄大夫,宜陵侯(6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
读音:Sūlǔkè【综】 清镶黄旗蒙古领催查穆素之妻为苏鲁克氏(260)。
读音:Kāěrji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索伦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清驻防宁古塔镶红旗中有喀勒佳氏(259,260),〔喀勒佳〕似即喀尔佳之异译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索伦地方,
读音:Yúlèi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古诸侯国,以国为氏。一作 ‘干类’。”而其注“干类”据《路史》云: “青阳取干类氏,生少昊,后有干氏、类氏。”盖“干”、“于”
读音:Nǎimǎzhēn/Naimajin【源】 元时人姓(57)。【变】 元定宗之母八不沙皇后为乃蛮真氏(57),〔乃蛮真〕似即乃马真之异译。其先在金时称尼质阿氏,至明时改称尼麻车氏(100),至清
读音:Xióngcā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Qínjì【源】 彝族姓。四川雷波有此姓(132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