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古有三川氏,川姓宜为三川氏所改(60,62)。【布】 山东新泰(359)、台湾花莲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、河北之景县、辽宁之黑山、山西之运城等地有分布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《姓苑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清张澍之语云:“古有三川姓,川姓宜为三川氏所改。”未详其他。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古有三川氏,川姓宜为三川氏所改(60,62)。【布】 山东新泰(359)、台湾花莲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、河北之景县、辽宁之黑山、山西之运城等地有分布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《姓苑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清张澍之语云:“古有三川姓,川姓宜为三川氏所改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Shíbùtè【综】 清蒙古人姓。清宣化镇总兵观祥,姓什布忒氏,蒙古镶白旗人(61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清嘉庆时宣化镇总兵观祥,姓此氏。
读音:Shēnjū【综】 元时非汉族姓。《元史》有信苴福、信苴日(17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称: “元有信苴日、信苴福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zhèng qiū晋文侯同子多父伐鄫,克之,乃居郑父之丘,是为郑公。(见《竹书纪年》)郑丘即郑父之丘,以所居地名为氏。晋有郑丘缓。(见《左传》)
读音:yuè lì齐胡公支子为乐利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读音:tán【源】唐时“武陵蛮”之姓(27,60,62)。亦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 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 【人】潭元澄,唐时岚州刺史(11,17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上海,天津之
读音:Wǎbōní景颇族姓氏。汉意为 “猪头”,以为姓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Huà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及《康熙字典》(80)。【变】 即华氏,见《广韵》(239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收载。其注引《广韵》云: “崋,姓,出平原。殷
读音:Shèlǔ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笔帖式博济之妻为社鲁氏(260)。
读音:Chái柴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春秋时齐国有高柴,为孔子弟子,其孙子高举,以祖父名为姓氏。二是少数民族改姓。柴姓发源于春秋时齐国的高邑(今河南禹州)。西汉时柴姓在
读音:má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5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帝鸿之后。” ② 《续通志·氏族略·补遗·诸方